记录中国商业航天走向大时代的铿锵足音,为产业发展争取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地灾防治已成为自然资源领域的核心工作之一
各地继续强化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深化与气象部门合作,持续提升“灾害何时发生”的预警预报能力。
甲级资质单位情况较好,丙级资质单位问题较为突出。
智能化将是未来三年我国地灾防治的核心需求之一。
自然资源部:首次AUV平台水下自主重力测量湖试成功,陕西批复渭南地灾防治体系建设方案,航天宏图拟建设SAR遥感卫星星座等
今年又投了2500余台样机,现已有6个成功预报的案例。
共有56家单位71个地灾防治甲级资质申请通过。
建立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建立地灾信息系统,健全群测群防网络体系。
《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今年8月1日起实施。
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浙江中材工程勘测设计有限公司等12家单位15个地质灾害防治单位甲级资质申请审批公告。
河北省气象局联合省自然资源厅就进一步加强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工作印发通知。
专题
特大型地灾治理工程立项、审批、验收权限调整下放至市、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自然资源领域的市场化程度在快速提高,圈内竞争结束了。
今年我国降水量大增,给地质灾害防治带来巨大挑战。
本批资金将用于支持开展地灾隐患点群测群防、隐患治理、地质灾害巡排查等工作。
和一线地灾监测人员交谈,经常能听到723、828、812这样的神秘“代号”。
包括“一台多网”、“一体五位”、“五台融合”、“五级管理”。
依托地质环境信息化服务项目,湖北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与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的信息对接,各监测中心一旦发现地灾隐患点,可即时上传,实现(或“保证”)部、省、市、县、乡、村“六级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