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北京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北京商业航天十大应用场景发布。在本次发布的应用场景中,商业航天发展成果将走进自动驾驶、低空空域监管等多个方面。
基于卫星通导遥技术的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
场景面向高级别自动驾驶的车路云网图基础建设需求,面向智能驾驶、无人驾驶、网约车、环卫车等交通运输工具精准作业的需求,基于高低轨卫星通信、高低轨卫星导航增强、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等技术融合,提供低时延、高带宽的卫星通信,更加精确导航增强和地图影像,实现人车路互联,信息系统协同,为自动驾驶车辆走出示范区实现全域运行提供支撑。
面向消费级应用的手机直连卫星技术验证应用
手机直连卫星技术的发展使卫星通信覆盖更广泛区域,尤其是对于偏远和通信盲区的覆盖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拓宽低轨卫星互联网应用、实现商业闭环的重要手段。手机直连业务落地需要进一步提升卫星、基站/核心网、终端能力,深化星地协同,以消费级业务场景化落地为目标协同卫星产业、地面移动通信产业、终端产业进行系统化的关键技术攻关。
基于卫星遥感的电力设施安全巡检示范应用
该场景面向电网设施的广域安全巡检与高精度监测预警评估的需求,基于高低轨通信卫星、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等技术,开展面向电网外破风险识别、洪涝风险评估、地质灾害与杆塔倾斜沉降隐患排查、覆冰监测预警等场景应用示范,提升电网运检质效,助力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基于卫星互联网的低空运管控方案
该场景在推动5G-A和6G创新融合发展的基础上,在传统通信基站上叠加雷达感知功能,结合低轨互联网卫星通信、低轨导航增强等需求,实现300米高度以上低空空域的监管,进而搭建区域性“天、空、地”立体化监测预警网络,构建低空飞行器的运管控系统。
基于卫星通信与遥感技术的智慧城市建设
该场景依托卫星通导遥数据、无人机数据、地面感知数据,结合实景三维建模技术、时空地理信息技术和数字孪生技术等,构建商业航天+数字智慧城市时空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城市各信息要素的数字化、实时化和可视化,为城市管理提供更加可靠的决策支持。
基于低轨气象卫星的高精度临近气象预报
该场景面向航空航天、新能源、农业、体育和户外运动消费等领域,对高精度气象预报的需求,依托国产低轨气象卫星星座,融合多源卫星、雷达及地面观测数据,采用传统数值预报与人工智能融合技术,生成高精度、高准确率的临近气象预报产品。
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自然资源广域监测应用
该场景面向林草自然资源要素监测要求,利用多源多尺度商业航天遥感影像与地面调查数据相协同,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自然资源分布及变化的精准识别和提取,保障多要素监测质量,提升资源监测效率。
基于北斗技术的高精度建筑变形监测应用
该场景面向建筑、桥梁、水利大坝等重大工程建筑安全变形的监测需求,开发高精度北斗差分定位专用算法,搭建安全变形监测智能预警系统,有效实时监测城市建筑的变化信息,为重大工程以及城市更新等建筑安全监测保驾护航。
基于多模卫星遥感数据的森林防火预警系统
该场景综合利用高分、风云系列卫星和低轨商业遥感卫星,融合可见光、红外等多模遥感数据,结合人工智能大模型等信息技术,对森林火点进行广域监测,实现精准识别和快速提取,为提高火灾早期预警,保障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空间环境生物医药研究与应用
该场景将推动航天科技与现代生物制药技术相结合,将生物制药的菌种、细胞或者中药种子送入太空。在太空微重力、强辐射、高能粒子、交变磁场等多种独特的作用环境下,开展科学实验。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