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中心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推出北斗5G无缝定位模型 提升城市定位精度

分享至

2月6日,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研究团队提出城市环境北斗+5G组合无缝定位模型,该技术通过融合北斗与5G信号,解决了城市场景中定位性能不稳定及室内外切换不平滑问题。据了解,该模型引入双阈值门限机制,结合卫星信号高度角变化及载噪比参数,可动态识别复杂遮挡环境,提升多场景下的定位精度。此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35年前发展规划》明确,下一代北斗系统将构建高中低轨混合星座,并推动与其他定位技术融合,目标在2035年前实现米级至分米级实时高精度服务。

沈阳美行申请高精度地图生成专利,实现生成高精度地图

分享至

1月2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沈阳美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高精度地图生成的方法、相关方法及装置和设备”的专利,公开号CN 119357296 A,申请日期为2023年7月。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地图生成的方法、相关方法及装置和设备,该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多组众包地图要素数据,根据时间分别生成初始的车道几何数据、要素地图和道路级地图数据与实时的车道几何数据、要素地图和道路级地图数据,将生成的多组实时车道几何数据、实时匹配地图要素数据和实时道路级地图数据进行融合,基于所述初始车道几何数据中的各关键点的均值及方差,以及确定的所述融合后车道几何数据中对应各融合关键点的均值及方差,对所述融合后匹配地图要素数据和所述融合后道路级地图数据进行更新,重复迭代更新的步骤,直至达到迭代停止条件,得到最优车道几何数据、最优匹配地图要素数据和最优道路级地图数据,生成高精度地图。

长安汽车申请基于路径匹配的高精地图数据检验专利,提高高精度地图检验检测效率

分享至

1月30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基于路径匹配的高精地图数据的检验方法和系统”的专利,公开号CN 119374628 A,申请日期为2023年7月。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路径匹配的高精地图数据的检验方法和系统,涉及自动驾驶的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实际道路的路网数据,生成道路导航路径;将道路导航路径中的形状点映射于获取的高精地图数据上作为起点,并获取起点预设范围内的起始车道;以起始车道顺向匹配更新接续车道,获得截止车道;以截止车道逆向回溯更新前序车道;将满足所述预设判别条件的前序车道作为目标车道,组成高精地图数据的车道级导航路径;基于截止车道与道路导航路径上的终点进行检验,获得所述高精地图数据的检验结果。本发明能够多线程、批量实现道路导航路径的生成和高精地图数据的拓扑检查,提高了对高精度地图数据的检验检测效率。

中海达:目前智能驾驶车载高精度业务收入占公司总体营收占比较小

分享至

1月23日,中海达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激光雷达为工业级产品,有机载激光测量系统、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车载三维激光移动测量仪、船载激光雷达、SLAM 便携式移动测量系统、专业装备载体无人机等产品,广泛应用于高精度地图数据采集、航空测量、应急救援、电力巡检等领域。公司车载端软硬件产品主要包括高精度定位天线、车载组合型(4G/5G+GNSS)天线、高精度定位单元、惯性测量单元、地图定位传感器(IPM)、高精度定位算法服务等。目前智能驾驶车载高精度业务收入占公司总体营收占比较小。

沈阳:开展“车路云一体化”技术落地与规模应用,推进面向自动驾驶的高精度地图、智慧停车平台项目建设

分享至

1月13日,沈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沈阳市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25—2035年)(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明确:做优“陆上”通道:建设中欧班列产业园区,重点打造能源与低空经济、现代物流商贸、国际贸易产业链、粮食仓储与食品加工、消费品供应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产业组团。 促进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开展“车路云一体化”技术落地与规模应用,开展城市关键道路智慧化改造升级,实现汽车产业、信息通信技术与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深度融合。 建设高效联通‌智慧城市:推进面向自动驾驶的高精度地图、智慧停车平台项目建设。

华依科技:获得两款在售车型的高精度定位系统的高精度惯性和卫星导航产品的定点通知

分享至

华依科技1月13日公告,公司近日收到国内某头部汽车企业旗下新势力品牌的车型定点通知,将负责进行两款在售车型的高精度定位系统的高精度惯性和卫星导航产品(符合功能安全ASILB等级)的定点开发工作。具体产品供应时间、价格及供应量以签订的供应协议及销售订单为准。公司成为该客户的供应商,将对业务拓展和未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公司的业务布局和持续发展。

浙江出台方案:支持杭州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试点

分享至

1月7日,《浙江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发布。其中提出,加速推进城市试点。推进杭州—桐乡—德清“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建设,支持杭州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试点,支持德清开展新一轮自动驾驶与智慧出行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宁波等地创建新一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建设,探索开展宁波—义乌等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示范线、国家城市智慧汽车基础设施和机制建设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城市扩大示范试点范围,积极开放具备条件的高速公路、快速路及城市主干道路,推动城市级连片建设,实现更大规模、更广范围的应用实践。鼓励有条件的山区县积极开放具备条件的山区、景区道路,探索无人驾驶公交车、接驳车在山路应用。支持云端与数据端企业构建高性能云平台,强化数据处理与安全保障能力,支持路端企业深化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化,提供精准信息支持。

上海米甲电子取得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小型高精度定位设备专利,大大降低了设备厚度

分享至

12月2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上海米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小型高精度定位设备”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222212955 U,申请日期为2024年3月。专利摘要显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小型高精度定位设备,包括正面壳体和背面壳体,所述正面壳体内安装有主板,所述正面壳体位于主板一端安装有螺旋天线,所述主板一侧安装有OLED显示屏、按钮、喇叭和4G+MCU单元;所述主板另一侧安装有电池支架和电池,所述主板还安装有GNSS定位模块;所述正面壳体侧面开设有Type‑C和SIM卡槽;所述正面壳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1/4螺纹定位孔和挂绳孔。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叠层设计紧凑,主板、电池、螺旋天线、人机交互OLED显示屏通过焊接、背胶、IPX连接等固定方式使得叠层紧凑,大大降低了设备的厚度,缩小了设备尺寸,携带方便快捷。

重庆长安科技申请矢量化高精度地图构建专利,提升地图元素描述准确性

分享至

12月2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重庆长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矢量化高精度地图的构建方法、系统及产品”的专利,公开号CN 119169213 A,申请日期为2024年8月。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矢量化高精度地图的构建方法、系统及产品,该方法包括:对目标路段在预设时段的点云特征序列和图像特征序列进行时空融合,获得融合特征序列;通过模型的嵌入层对所述目标路段的目标地图数据和目标地图数据的邻接矩阵图进行嵌入处理,获得对应的先验信息;通过模型的解码器对所述先验信息和所述融合特征序列进行处理,获得所述目标路段的矢量化高精度地图。旨在提升矢量化高精度地图构建中对地图元素描述的准确性。

中国移动完成全国首例地铁隧道5G EasyMacro高精度定位商业化部署

分享至

12月19日消息,中国移动设计院及上海移动公司携手华为在上海地铁隧道成功实现5G EasyMacro(以下简称“EM”)高精度定位解决方案的全国首例商业化部署。针对隧道内线型空间特点和信号传播特征,突破一维定位TOA估计算法和免信标算法,实现了隧道内连续米级高精准定位,满足行业3~10m@90%定位精度要求,解决地铁作业过程中人员安全定位、地铁运营过程中基点定位、车辆检修过程中工具定位等难点。该5G EM定位解决方案相比传统RRU+漏缆部署方式,大幅降低隧道内施工复杂度,部署周期缩短60%以上。

宁波建成高精度城市级实景三维4600平方千米

分享至

12月2日,据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消息,宁波已完成城镇开发边界内1149平方千米城市级基础地理实体生产激光点云采集范围从全市平原区域扩展到全市陆域及全部岛屿,面积约1万平方千米,将为宁波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提供更精准的基础数据。截至目前,宁波实景三维建设已投入经费近1亿元,实现地形级实景三维全域覆盖,建成高精度城市级实景三维4600平方千米,整合280余类专题数据,初步建成了“二三维、地上地下、陆域海域”一体化的数字孪生空间底座。

武汉中海庭申请交通标志牌提取专利,降低高精度地图制作成本

分享至

11月2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武汉中海庭数据技术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交通标志牌提取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的专利,公开号CN 119027909 A,申请日期为2024年7月。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交通标志牌提取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从RGB图像数据中获取目标路段的第一交通标志牌,在从激光点云数据中获取与第一交通标志牌距离最近的三维点云数据,并对三维点云数据进行前视投影,得到二维点云投影图,再对二维点云投影图进行分割,得到第二交通标志牌,并根据第二交通标志牌的几何形状,计算其关键点坐标,并根据其几何形状和关键点坐标反算得到第二交通标志牌对应的三维交通标志牌坐标,实现目标路段的三维交通标志牌提取;实现了对目标路段的交通标志牌要素的自动化提取,降低了高精度地图制作中人工和时间成本的消耗,提高了制作高精度地图的效率。

北京经开区出台措施:提升高精度地图基础服务能力,支撑自动驾驶融合感知

分享至

近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开发布了“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提出支持车路云一体化技术创新实践平台建设。持续探索车路云最佳耦合方案,开展车路云一体化技术验证与创新场景开发应用。支持新型车载智能终端应用,提高网联车辆入网率。提升路侧设施建设与运营能力,开展智路OS生态建设。促进全市统一云控平台建设,拓展网联化服务与运营管理能力。提升高精度地图基础服务能力,支撑自动驾驶融合感知。

达摩院发布八观气象大模型:精度达1小时1公里,率先落地新能源场景

分享至

11月6日,阿里巴巴达摩院(湖畔实验室)在北京举行决策智能产品发布会,正式发布八观气象大模型,在全球气象模型基础上引入区域多源数据,时空精度最高可达1公里*1公里*1小时。通过大幅提升对温度、辐照、风速等关键气象指标的预测性能,八观气象大模型率先落地新能源占比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国网山东电力调控中心成功预测了多次极端天气,新能源发电功率、电力负荷预测准确率分别提升至96%和98%以上。

百度网讯取得高精度车辆定位、矢量化地图构建及定位模型训练方法专利

分享至

11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高精度车辆定位、矢量化地图构建及定位模型训练方法”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16698051 B,申请日期为2023年5月。

全图通申请轨道交通中基于北斗的便携式高精度时频信号测量装置专利,方便用户使用

分享至

10月3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全图通位置网络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轨道交通中基于北斗的便携式高精度时频信号测量装置”的专利,公开号 CN 118837910 A,申请日期为2024年6月。本发明将标准时间溯源、1PPS信号参数测量、10MHz参数测量、数据计算、数据显示和保存集成到一个便携式工控机中,方便用户使用。

精度定位感知解决方案提供商「眸星科技」完成PreA+轮融资

分享至

近日,眸星科技完成由北京市朝阳科技集团下属基金朝科创投参与的PreA+轮融资,融资金额暂未披露。眸星科技是一家高精度定位感知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先进的北斗/GNSS自研SoC芯片,在卫星、视觉及多传感器融合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已形成卫星导航、惯性组合、AI视觉三大产品线,打造苍游®自动驾驶品牌解决方案,专注成为全球自动驾驶客户最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

深圳市亿境虚拟现实技术有限公司申请 IMU 筛选方法与系统专利,有效筛选出高精度的 IMU

分享至

10月2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亿境虚拟现实技术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IMU 筛选方法与系统”的专利,公开号 CN 118816943 A,申请日期为2024年6月。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涉及VR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 IMU 筛选方法与系统。该方法通过精确的数据采集和严格的零偏值判断标准,有效筛选出高精度的 IMU,确保了所选 IMU 具备较低的零偏误差,从而显著提高了 IMU 的整体精度。

航天恒星申请卫星导航信号高精度联合跟踪环路专利,实现高精度的伪码跟踪测距

分享至

10月2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卫星导航信号高精度联合跟踪环路方法”的专利,公开号 CN 118759547 A,申请日期为2024年6月。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接收机单一体制信号跟踪处理带来的信号带宽限制,实现了高精度的伪码跟踪测距,整个实现过程无需用户进行设置和干预。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