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实现基于量子卫星密钥分发和高通量卫星回传的量子加密5G VoNR语音通话、5G消息和5G数据通信。
旨在与地面蜂窝塔通信。
5G 卫星技术标准规范建议书将于 2025 年上半年发布。
紫光展锐在与卫星的通信距离长达38000公里的条件下,成功完成了广播、接入、数据传输等通信过程。
由中国信通院牵头,联合中信科移动、中国卫通、华为、中兴等单位立项的IMT-2020卫星无线电接口国际标准报告书主体部分已经完成。
双方在星地测试、天基测控、卫星应用终端、航天科普教育等领域达成进一步深入合作的共识。
2021中国无线电大会10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北京邮电大学与银河航天初步完成5G卫星接入组网通信测试。
这项实验的最终结果将推动5G标准体系的完善,并推动采用单一设备实现卫星与移动通信网络连接的市场潜力。
联发科的NB-IoT窄带物联网芯片通过 Inmarsat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的 “Alphasat” 高轨卫星与意大利富齐诺航天中心的基站完成测试。
该公司称,将于2020年9月发布测试版下一代卫星星座,并将在2021年初将其卫星送入低地球轨道和地球同步轨道。
团队通过在多个测控站的遥测,持续了解这颗“星”的“健康情况”。
重点围绕5G卫星通信技术在4K/8K超高清电视节目传输、网络视频直播互动、移动新媒体数据分发、媒体采编数据实时回传等领域的应用开展技术合作。
双方共同建设全球5G卫星通信技术研发中心,天地融合5G卫星网络演示中心,打造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孵化示范基地。
随着24Ghz以上频谱逐渐被地面运营商使用,全面普及5G的时代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