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人工智能与遥感如何紧密结合,揭秘未来技术发展必经之路。
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聘请龚健雅院士为首席科学家。
搭建“烟台云”卫星数据云服务平台,打造国家级空天信息产业园。
9月1日,上海——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隆重召开。时空AI作为开启城市元宇宙的重要技术引擎,在本届大会上从技术研讨、应用实战和场景互动三大层面,同全球观众展开生动交流。
其中数据分发由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湖北数据与应用中心和东方至远负责。
龚健雅院士在WGDC2021商业航天2025峰会上介绍关于智能遥感解译的研究进展与挑战以及他们做的工作。
样本库影像将涵盖全色、多光谱、高光谱、SAR、三维立体影像和多时相等。
资助金额1740.13万元,为期五年。
龚院士一行实地考察了遥感表型组学杂交水稻精准育种实验室的小区域田块研究工作,参观了水稻氮肥与生物量遥感监测实验田和杂交水稻表型组无人机数据采集实验田。
基于传感网的实时动态GIS在智慧流域与智慧城市中逐步应用,日臻成熟。
龚健雅院士: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定标方法
我国主导编制的首个地理信息国际标准ISO TS 19163-1 《地理信息影像与格网数据的内容模型及编码规则第1部分:内容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发布。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近日授予武汉大学龚健雅院士“资源三号测绘卫星工程研制先进个人一等功”,分别授予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张过教授和江万寿教授“资源三号测绘卫星工程研制先进个人二等功和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