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要构建智慧城市,包括智慧海洋等等,要构建透明、安全智慧的城市,这个量很大,超万亿,标准、政策、法规变得很重要。
5G+北斗的车辆隧道定位精度(20km-40km/h)优于0.78米。
中国在轨卫星数量逐年递增,通信卫星占比19%。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智能通信/导航与微纳系统实验室主任邓中亮在WGDC2017“智慧商业”峰会的演讲。
热爱旅游的朋友一定对类似高德导航、百度地图等软件耳熟能详。其实,导航还可能有另外一种用法——在停车场快速找到合适的车位,在陌生小区里方便地找到朋友的家门;在展览馆中定位最感兴趣的展品……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邓中亮在2014地理信息开发者大会举办期间,接受3sNews的专访时介绍了羲和室内外无缝定位一张网的综合进展,并就今后的商业模式做以解读。
在6月12日上午的北斗商业创新分论坛中,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邓中亮教授带来了精彩演讲。
让室内外高精度定位导航系统无缝衔接,这套定位导航系统就是“羲和”,而这也是邓中亮十年前的一个梦想。然而,与神话故事的结局不同,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逐渐走进越来越多百姓家庭。作为有车族,享受交通工具升级带来便利的同时,烦恼也接踵而至。除了交通拥堵外,停车最令人头痛,尤其是在庞大的室内停车场,车主常常面临两大困扰:一是停车难,为了寻找车位,在迷宫般的停车场里转圈;二是取车难
在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邓中亮看来,“室内精准定位是我国北斗在技术上超越GPS的关键之一”,而我国在室内位置服务科学研究取得的成果优势,将有效推动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赶超国外同行水平。
“有了北斗,有了我们的羲和系统,就能够实现室内外的定位。比如,可以在地下停车场快速找到合适的停车位,在小区里方便地找到朋友家门口,在会议中心找到该去的会议室,在展览馆找到感兴趣的展品等……”
邓中亮认为,随着通导融合在5G标准中的推进,高精度室内定位将迎来“无所不有、无处不在”的广阔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