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推动卫星遥感数据的商业化、民用化、实用化及多元化应用,满足全国各地政府、机构、公众对遥感空间信息的需求。
北斗和GPS等强手的赛跑,并没有采取“有你无我”的替代策略,而是采取“有你有我”的兼容策略。
以前,当我们去某地而又不知道如何前往时,可能会打114或向朋友、家人询问。现在这种方式正在发生着改变。“距目标大约10公里,前方行驶200米右转……
北斗卫星民用化取决于芯片、模块、终端、服务平台、应用等多个环节的技术突破和创新。第15届高交会上专设“北斗时空创新应用”展区,展出了各个环节的最新突破和产品。
能精准定位并报警的海上救生衣、自动采集数据的无人值守气象站、具有社交功能的“北斗快信”应用软件……正在深圳举行的第15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众多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解决方案亮相。
11月8日,中国(嘉兴)推进北斗系统在大众领域规模化应用研讨会在嘉兴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就北斗在农机、防盗追踪、车载应用等大众领域如何规模化应用,导航应用与位置服务如何融入大众生活进行深入探讨。
GPS芯片是通过很长时间的积淀之后的产品,而我们的北斗产品目前还欠缺这一阶段。想要加速北斗产品民用化,提升北斗产品性能,必须要规模化应用,在实际使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际使用并不仅仅来自消费者的反馈,而是上下游产业链一起测试、研发、生产、销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