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二号计划于2026年进行首次飞行试验。
“(火箭)商业化运营(的关键)在于型号是否成熟,客户是否敢用。”
箭体直径3.8米,使用液氧煤油作为燃料。
验证了在弹道不同的高度下,“星云-1”火箭能够实现不同姿态的解锁、展开和锁定功能。
包括陆上回收、海上回收、年底火箭首发等多项试验及任务。
东方空间与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正式签约运载火箭发射与回收海南基地项目。
目前,该公司于近期完成火箭一子级静态点火试验,其首发不锈钢可回收火箭预计将于2025年发射。
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星云-1液体火箭的研制、火箭可回收重复使用技术的验证及发射准备工作等。
首次发射预计将在2024年进行。
我国首个可回收运载火箭长征八号发射成功,货拉拉宣布完成5.15亿美元E轮融资,华为首发车规级激光雷达并申请自动驾驶专利
相关卫星载荷将对微波成像等技术进行在轨验证,开展空间科学以及遥感、通信技术试验与应用。
自然资源部与气象局联发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华为正式进军地图服务,翎客航天成功实现第3次可回收火箭试验
我国20吨级商用可回收火箭总体方案发布,航天宏图科创板过会,腾讯云5.2亿中标长沙城市超级大脑
从国际到国内,整个商业航天推崇着一个新的技术理想——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
翎客航天新一代可回收火箭悬停飞行试验成功,深蓝航天完成种子轮融资,英国考虑强制科技巨头共享地图数据
翎客航天新一代可回收火箭悬停飞行试验成功
从设计制造到总装总测,历时数月的翎客航天新一代可回收火箭RLV-T5(NewLine Baby)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首次五机并联点火即获成功。
翎客航天可回收火箭点火成功,印度将建国产“GPS”,微传智能完成千万级A轮融资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航天高峰论坛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给出上述预期报价可谓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