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二号计划于2026年进行首次飞行试验。
箭体直径3.8米,使用液氧煤油作为燃料。
包括陆上回收、海上回收、年底火箭首发等多项试验及任务。
目前,该公司于近期完成火箭一子级静态点火试验,其首发不锈钢可回收火箭预计将于2025年发射。
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星云-1液体火箭的研制、火箭可回收重复使用技术的验证及发射准备工作等。
自然资源部与气象局联发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华为正式进军地图服务,翎客航天成功实现第3次可回收火箭试验
我国20吨级商用可回收火箭总体方案发布,航天宏图科创板过会,腾讯云5.2亿中标长沙城市超级大脑
从国际到国内,整个商业航天推崇着一个新的技术理想——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
翎客航天新一代可回收火箭悬停飞行试验成功,深蓝航天完成种子轮融资,英国考虑强制科技巨头共享地图数据
翎客航天新一代可回收火箭悬停飞行试验成功
从设计制造到总装总测,历时数月的翎客航天新一代可回收火箭RLV-T5(NewLine Baby)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首次五机并联点火即获成功。
翎客航天可回收火箭点火成功,印度将建国产“GPS”,微传智能完成千万级A轮融资
中国目前已开始探索火箭回收技术,而且也会考虑从陆地和海面回收火箭。
亚马逊创始人Jeff Bezos对外展示了旗下公司Blue Origin的重型可回收火箭计划,预计2020年前开始实施。
Masten Space Systems专注于使用小型着陆器的研发。
蓝色起源和SpaceX倡导“科技能力与低成本有效结合”。
2015年虽然没有打破太空发射最高纪录,但今年接二连三的火箭升空以及可回收火箭的出现也让2015年成为航空历史上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年。
北京时间今天19点20分,美国SpaceX公司将发射可回收火箭,历史上首次尝试火箭引擎的回收再利用。如果实验成功,将有可能将太空探索的成本大幅削减,从而改写人类航天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