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功发射环境减灾二号06星;四维图新回复深交所关注函:不构成管理层收购;导远电子已完成D轮和D+轮融资
初步形成了多要素、全天候、全天时的中等空间分辨率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能力。
应急部等印发“十四五”防灾减灾专项规划;苹果4.5亿美元投资卫星通信;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联合体以1.17亿中标广州白云智慧水务项目
到2025年,在公共安全与防灾减灾应用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研发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规划形成空、天、地、海一体化广覆盖的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体系,实现监测预警一体化。
数字孪生飞云江项目是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试点。
中标单位为北京世纪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标供应商为国信司南(北京)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长城计算机软件与系统有限公司(联合体)。
张兴赢委员建议,要健全农村防灾减灾救灾科技支撑体系,加快5G网络等新技术在农村的发展应用。
防灾减灾中心研发了基于北斗卫星通讯的覆冰监测信息传输平台,可实现无公网信号覆盖区域的风机叶片覆冰远程可靠实时监测。
双方在人才培养、技术合作交流、防灾减灾等技术应用方面展开战略合作关系。
国家灾研院与千寻位置还将基于“北斗+GPS”的对流层、电离层和地壳动力学,联合展开基础科学研究。
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郑国光介绍,构建自然灾害风险防治的技术支撑体系。
南方测绘从2007年开始全面展开在变形监测领域的研究和布局。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沉淀,在电力、交通、水利、燃气、国土、矿山等领域的监测服务得到广泛应用,累计完成500多个案例建设。
涉及气象卫星、气象防灾减灾领域的两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分别为《中国气象卫星名词术语》《城市内涝风险普查技术规范》。
高分十三号卫星是高轨光学遥感卫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农作物估产、环境治理、气象预警预报和综合防灾减灾等领域。
环境减灾二号A、B星发射成功,深圳两部门共建智慧城市空间数字底板,植被地理专家张新时院士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