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借区块链技术在地图巨头的布局里撕开一道口子?
奇葩式全景地图采集方式。
将谷歌地图数以十亿计的用户变为地图数据的提供者,谷歌地图或爆发更大的潜力。
Google:我要开始左右手互搏了!
众包地图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在自动驾驶技术大行其道的当今时代,科技巨头对高精度地图的渴求,使得地图众包模式又焕发了新的生机。
社交地图应用Waze的用户正在帮助该服务更好地理解人们在感恩节期间的出行方式。比如说,据Waze的数据研究发现,在某些城市,感恩节之前的周三并不是那一周交通最繁忙的一天,这跟大多数人的想法刚好是相反的。
众包地图应用Waze上周再一次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因为它的CEO兼联合创始人诺姆·巴丁(Noam Bardin)证实,谷歌去年收购它的金额达到11 5亿美元。在Waze并入谷歌的交易完成数个月后,国外媒体采访了Waze沟通高级总监朱莉·莫斯勒(Julie Mossler),期间谈及该社交地图公司
来自以色列的社会化众包地图应用 Moovit 刚刚宣布了一轮价值 2800 万美元的融资,这笔可观的资金由 Sequoia Capital 领投,获得了上一轮投资方 BRM Group 和 Gemini Israel Ventures 的支持。
Waze 硅谷的办公室在Palo Alto中心地带,附近有很多知名创业公司如Quora、Shazam等,Palo Alto也就是史旦福大学的城市。
今年,世界范围内地图行业TOP.1事件是“谷歌以超过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众包地图厂商——Waze”。现在,资本市场对地图行业的频频运作,也能看出各大巨头对“地图”这块蛋糕的企图和野心。
Waze自2008年在以色列起家,4年多的时间地图网络逐步完整;同时也从“内地二线小明星”走到了大佬们追捧的“好莱坞当红大腕”。它究竟为什么有这么大魅力?
但无论如何,众包作为一种创新机制,一定会促进地图服务模式的创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一趋势将无法阻挡。
编者在做2012年的技术热词盘点时倍感兴奋,原因是荣登上榜的技术中,像北斗导航、街景地图、室内导航等科技,都已包含我们国家自己的技术,而一些源自国外的先进科技,国内也正在尝试和努力。期待2013年这些技术能有更加全面和完善的应用!
昨天,外国科技网站TechCrunch爆料,苹果有意收购众包地图服务Waze来改善糟糕的苹果地图,报道中称“消息人士透露苹果已经在和Waze洽谈收购事宜”。今天TechCrunch又发文一则,纠正了昨日的报道,称苹果没有收购Waze的计划。
众包地图应用Waze刚刚完成的C轮融资获得李嘉诚的3000万美元,并在过去的6个月间,用户数更是从1300万增长到了3000万人。就连互联网女王Mary Meeker的年终报告都提到了在Waze上的用户增加数比美国全年售出的GPS还要多。
Waze这个众包地图应用在为近3千万用户提供导航后,也开始步上自己的变现道路。它刚推出Waze Ads广告平台,方便商家在waze投放基于位置的广告。
Waze不愿意继续等苹果向开发者开放Siri API,他们决定通过使用iPhone的近距离传感器触发语音控制。用户只要把手机从iPhone屏幕滑过,Waze的语音输入就被启动,这时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来报告交通情况以及导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