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1月3日上午召开2025年苏州市新型工业化推进会议,提出全面实施“苏州智造十大行动”,构建具有世界一流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全球具有领先地位的“智造之城”,持续推进“1030”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到2026年,打造4个万亿级产业,培育15个超千亿级产业,推动规上工业产值达5万亿。2025年全面实施“苏州智造十大行动”,其中包括实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行动,推进AI+制造业,发挥人工智能+制造业创新应用中心作用,引育工业垂类大模型超100个,实现智算规模达1万PFLOPS。重点推进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建设,强化公共算力平台调度功能,进一步降低算力使用成本。
10月24日,小鹏P7+AI智驾技术分享会上,小鹏汽车副总裁李力耘表示,2025年小鹏云端的算力将会达到10EFlops以上。基于云端大模型,小鹏推出了智驾AI鹰眼视觉方案,并首发搭载在小鹏P7+车型上。小鹏表示,P7+全系标配AI高阶智驾,并且做到“三不”:不选装、不订阅、不付费。
2024中国算力大会上发布了报告《中国综合算力指数(2024年)》,其中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在用算力中心超过830万标准机架,算力规模达246 EFLOPS(FP32),智算同比增速超过65%。
6月6日,广东省发布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到2025年,全省算力规模超过40EFLOPS,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到2027年,全省人工智能产业底座进一步夯实,算力规模超过60EFLOPS,全国领先的算法体系和算力网络体系基本形成;智能终端产品供给丰富,在手机、计算机、家居、机器人等8大门类,打造100款以上大规模使用的智能终端产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400亿元;聚焦制造、教育、养老等领域,打造500个以上应用场景,各行各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升。
3月14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加快制造业“六新”突破实施方案》。其中提到,加快建设智算超算设施。加快中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二期)等项目建设,支持郑州、洛阳市打造全栈国产化智能计算中心,鼓励各地按需建设智算中心。围绕数字经济、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实施一批超算创新生态专项,提升国家超算郑州中心发展水平。建立算力交易市场运营机制,鼓励各地为中小企业、科研机构提供普惠算力资源,降低算力使用成本和门槛。到2025年,智算和超算算力规模超过2000PFLOPS(每秒浮点运算次数),高性能算力占比超过30%。
据武汉经开区官微,11月29日,2023武汉四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举行。会上,华达汽车零部件产能升级改造、长力汽车装备制造、中国电子云可信智算中心等16个重大项目现场签约,落户武汉经开区。据介绍,中国电子云可信智算中心拟选址于中国电子云研发基地,拟分三期建成500P FLOPS算力规模。该项目首期规划建设100P智算能力,预计2024年投入运营,2025年达产;一期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约2500万元。
6月20日消息,杭州市经信局在“幸会杭州”投资促进大会上公布《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目标是到2025年全市可开放算力规模达到5000PFLOPS(FP16)以上,高性能算力占比达到60%以上,基本形成“高算力+强算法+大数据”的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