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I驱动的元宇宙数智化服务平台——苏州新看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完成千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盛景嘉成,本轮融资金额计划用于XR业务新技术研发、产品迭代与市场拓展以及加大对AI+XR业务的投入。
1月8日,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杭州市人工智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其中提出,加速创新产业应用。围绕五大产业生态圈重点细分赛道,推动AI+生物技术、AI+元宇宙、AI+智能网联车等人工智能场景先行先试,通过“幸会·杭州”定期发布重点场景“机会清单”,培育并支持一批具有示范推广性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制定人工智能供给能力目录,加强优秀场景推介。
12月31日,中国电子AI+数字基础设施——“源启”行业数字底座3.0发布。中国电子首席科学家、中电金信研究院院长况文川介绍,行业计算从分布式、云原生架构,进入智能驱动与算力融合的新阶段,行业数字基础设施技术基本趋于成熟,目前进入到大规模推广、建设的阶段。如何提高建设和运维的经济效率,同时构建融合智能算力基础和智能驱动模式的融合型基础设施,成为关键。另一方面,行业需求逐步转向上游应用,行业应用的规模从数量上呈现集群化协同的趋势,数据驱动、智能驱动的成分越来越大,呈现相互融合的特点,应用重构的内涵更加丰富,亟需大规模应用集群的构建能力支撑。
近日,在成都市广播电视台2025伙伴大会上,影目科技正式宣布与成都广播电视台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推动AI+AR技术赋能文化创意产业。
11月28日消息,谷东科技推出两款“AI+AR”眼镜:全彩双目波导分体式AI+AR眼镜Star1,以及全新AI一体机眼镜Star1S。据了解,Star1S为AR一体机,采用全彩双目阵列光波导,摄像头1600W,并搭载自研的多模态AI系统。Star1S不仅能够在室内外环境中实现全天候长续航,而且全彩双目光波导技术还使得Star1S能够适应各种场景。谷东科技创始人崔海涛透露,自新品发布后,公司收到包括华为、OPPO等国内知名硬件厂商抛出的橄榄枝,产品预计将在12月底正式完成生产,出街销售。
11月6日,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与绵阳市游仙区签署投资协议,在游仙区建设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暨机器人超脑平台应用分中心项目。此次签约项目计划投资3亿元,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拟在中国(绵阳)科技城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机器人超脑平台应用分中心,通过公司自主可控的“智算平台+大模型”,链接上下游企业,着力打造“AI+产业”示范中心,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新动能,为本地化技术协作与产学研创新协同提供强支撑。此次签约项目是游仙区与科大讯飞首次携手合作,项目建成运营将进一步拉近双方联系纽带、拓展双方合作深度。
社交媒体公司Snap周二美股盘后公布了好于预期的第三季度业绩,但同时给出的第四季度业绩指引并不乐观。财报显示,Snap Q3营收同比增长15%至13.7亿美元,好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13.6亿美元;净亏损为1.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3.7亿美元大幅收窄;调整后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为1.3亿美元,同比增长229%;调整后的每股收益为0.08美元,好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0.05美元。据悉,Snap在今年9月推出了第五代增强现实眼镜Spectacles,人们可以戴上这款眼镜,看到与现实世界拼接的数字图像。新眼镜只对那些想要为眼镜开发增强现实应用程序的开发者开放,他们需要为此支付每月99美元的费用。此外,Snap还宣布了一项5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
9月25日,消费级AR品牌雷鸟创新宣布相继完成B+和B++两轮融资,由嘉兴南湖科盈、嘉兴南湖嘉新创禾、无锡惠开正合、无锡惠山科创等多家投资。至此,雷鸟创新在2024年共完成3轮融资,总融资额已超过5亿元。据了解,此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AI+AR技术研发、AR产研制造基地扩建。此前,雷鸟XR整机研发制造总部将在惠山经开区落地,在无锡之后,雷鸟将以长三角为中心,逐步形成自己独立的产研中心和生产基地。
3月8日,上海市印发《本市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的实施方案》。其中提到,促进信息服务消费产品研发。鼓励企业围绕“5G+”“VR+”“AI+”“北斗+”等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打造人工智能大模型、元宇宙、区块链等融合示范应用场景。聚焦文旅消费、职业培训、医疗健康等领域,推动建立一批标杆示范场景,形成一批元宇宙应用。支持在智能化教育教学、自动驾驶等领域构建示范应用场景。
7月19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正式发布。《规划》明确,示范区要大力发展数字产业,布局元宇宙、北斗导航、量子通信及下一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发展“北斗+”“AI+”“5G+”“大数据+”等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打造数字化转型发展先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