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洲际航天科技发布2024年度业绩,持续经营业务收益3.16亿元,同比下降32.7%;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1.98亿元,同比收窄6.2%;每股基本亏损51.94分。
美国东部时间3月31日21时46分,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发射了“猎鹰9”运载火箭,将名为“Fram2”的私人载人航天任务送入地球极地轨道。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有载人航天器环绕地球两极飞行。据悉,4名私人宇航员将从极地轨道探索地球,并首次飞越地球极地地区。
3月31日消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邵文峰,注册资本8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自有资金投资的资产管理服务、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园区管理服务、工程管理服务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航天彩虹3月29日发布年度业绩报告称,2024年营业收入约25.67亿元,同比减少10.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8818万元,同比减少42.54%;基本每股收益0.09元,同比减少43.75%。
3月26日,北京中科润宇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公司绵阳中科与四川星际荣耀航天动力有限责任公司在绵阳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此次签约是全国首例生物质燃料技术系统化应用于航天动力领域的创新实践,双方将围绕绿色低碳能源应用、尖端科技融合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通过餐厨垃圾与污泥处理制备绿色生物天然气加注液氧甲烷火箭,实现低碳燃料替代,以“环保+航天”的跨界协同创新,助力国家“双碳”目标与航天强国战略的深度融合。
埃及航天局3月25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埃及航天局已与埃及私营公司AQMAAR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促进当地卫星制造和航天产业发展。该声明称,该协议于24日签署,旨在加强埃及卫星及其部件生产方面的合作,同时利用埃及航天局的基础设施对卫星进行环境、机械和电气测试。该协议还涵盖卫星运营合作、科学技术专业知识交流以及卫星通信频率分配。声明指出,此次合作将支持AQMAAR研发卫星,用于物联网服务、电信和地球成像等领域。
3月21日消息,意大利创企航天工业公司(Space Industries)称将在2030年前雇员达到300人,建成的卫星AIT中心每天可制造1颗卫星。该公司研制体积为8立方米的卫星,其可处理多种有效载荷,价格和性能优势明显。公司计划在3000平方米的洁净室完成所有环境测试和整合工作,以支持一个由100颗卫星组成的星座项目。该公司强调不依赖政府资助,而是通过企业家投资。公司不会直接向政府机构出售卫星,而是作为主承包商的分包商,或与其他合作伙伴共同开展星座项目。
3月25日,记者在2025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获悉,格思航天二期工厂项目落地上海松江区,计划投资12亿元。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拥有一条吨级卫星脉动生产线,生产能力同时向下兼容500kg以下级别卫星的批产,产线设计产能为吨级卫星150颗/年,500kg级以下卫星300颗/年,生产节拍达到1天/颗,预计年产值13亿元。
3月25日,2025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国资并购基金矩阵启动。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总规模达500亿元,首期基金100亿元,重点投向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产业、汽车产业、新材料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工业服务业。上海市国资并购基金矩阵总规模达500亿元以上,主要涉及国资国企改革、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民用航空、商业航天、消费等领域。
3月24日消息,中国航天援引总台央视新闻23日报道,未来两年内,我国还将发射多颗风云气象卫星。据介绍,为实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目标,我国正在建设完善第二代风云气象卫星,同步开展新一代风云气象卫星攻关论证,预计将在2035年实现第三代风云气象卫星观测体系的建设。
近日,酒泉市金塔县21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90.5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8.2亿元,涉及航天航空、新能源、农林水利及生态环保等领域。其中,航天航空产业项目持续“上新”,包含“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精神”研学培训中心、商业航天测运控指挥中心及数据应用、天兵科技科研基地及发射指挥中心、G213线火箭转载道路改造等12个项目,总投资10.97亿元,对培育新质生产力具有重大意义。
3月18日,德国萨尔航天公司(Isar Aerospace)宣布,已获得挪威民航局(CAA)颁发的发射许可证,计划最早于3月20日从挪威安多亚发射场进行光谱火箭(Spectrum)首次发射。这将是欧洲境内(不包括俄罗斯)进行的首次垂直发射。此次任务名为“全系统验证”(Going Full Spectrum),未搭载有效载荷,旨在全面测试火箭的组件和系统的可靠性。该火箭低轨运力为1吨,此前已完成火箭一级和二级静态点火测试。
近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官网更新显示,金炜已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董事。公开履历显示,金炜,男,汉族,中共党员,1970年2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新疆电力公司总工程师,青海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主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设备管理部主任等职。2023年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至此番履新。
3月16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总裁俞敏洪在海南环岛之行中来到文昌商业航天发射场,感受祖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据了解,文昌商业航天发射场是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于2022年7月开工建设,2024年11月圆满完成首次发射任务。该发射场地处文昌,具有低纬度、海运便利、射向范围广等独特优势,可显著提升火箭运载效率。
北京时间2025年3月17日16时07分,星河动力航天公司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谷神星一号(遥十)运载火箭(任务代号:Auld Lang Syne),顺利将云遥一号55-60星、中科卫星06星、07星共8颗卫星送入535km太阳同步轨道。此次发射的云遥一号55-60星配置了GNSS掩星载荷,能够通过对GNSS掩星数据的反演,获取大气层的温度、湿度、压力以及电离层电子密度等信息。这些数据在气象观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价值,将为天气预报、气候监测、空间天气预警等提供重要数据支撑。中科卫星06、07星均配置了多光谱相机载荷,能够获取高质量的遥感图像。两颗卫星的加入将进一步拓展AIRSAT星座的对地遥感观测手段,增加遥感数据的多样性,为农业、林业、资源环境、防灾减灾等领域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遥感数据服务。
3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李乐成主持召开干部大会。会议强调,要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开展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行动,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培育壮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生物制造、具身智能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2025年3月12日0时38分,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千帆星座第五批组网卫星以“一箭18星”方式成功发射,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垣信卫星首次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顺利完成千帆星座组网卫星的发射任务,代表中国商业星座和商业发射场首次协同运作成功。
当地时间10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该机构将取消首席科学家职位,并关闭一个研究太空和技术政策事务的办公室。这一轮裁员将影响23名员工。美国航空航天局代理局长珍妮特·佩特罗当地时间2月12日曾表示,埃隆·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DOGE)计划审查航空航天局的支出。佩特罗称,已有“数百名”航天局员工接受了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的“买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