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贵州省人大代表、贵州马赛马拉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多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有序发展低空经济,大力实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以及“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能力建设”这两方面是可以结合起来,大有作为的。李多维建议通过新质生产力赋能,提升无人机森林防火巡查和灭火的能力,将无人机技术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这样可以有效解决传统防火灭火方式存在的效率低、成本高、风险大等问题,为贵州省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1月15日,水利部信息中心与浪潮智慧产业集团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打造“水利三号”系列卫星及其应用场景为契机,聚焦水利卫星“星、数、算、用”一体化服务能力建设,深入开展水利专业卫星、遥感大数据中心、遥感云计算中心、数字孪生底座平台、水利遥感应用服务等工作,不断提升“遥感+水利”服务水平,助推全国数字孪生水利建设。
1月1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山东志诚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基于GIS的空间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的专利,公开号CN 119293137 A,申请日期为2024年12月。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属于空间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GIS的空间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基于GIS,获取目标空间数据;对目标空间动态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目标空间动态环境状态指数,并确定目标空间自然地理影响因子及目标空间基础设施影响因子;结合目标空间自然地理数据、目标空间自然地理影响因子,得到目标空间自然地理状态指数;结合目标空间基础设施数据、目标空间基础设施影响因子,得到目标空间基础设施状态指数;将各个指数上传至在线GIS平台,判断数据上传过程是否成功。本发明实现了对目标空间动态环境、自然地理和基础设施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可视化展示,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准确性和动态响应能力。
近日,中国气象局印发《西南区域卫星应用能力提升工作方案》,针对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五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部门,部署强化风云气象卫星遥感综合应用体系建设,提升风云气象卫星对气象核心业务的支撑能力,助力西南区域气象高质量发展。《方案》提出,到2027年,全面建成功能完善、技术先进、规范标准、服务广泛的西南区域卫星遥感综合应用体系,数据获取、产品制作和共享效率进一步提高,卫星遥感应用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卫星遥感产品的影响力得到明显提升,卫星遥感业务服务效益凸显,卫星遥感人才队伍建设提质增效,对气象核心业务的支撑能力明显提升,部门行业协作发展机制基本建立,卫星遥感综合应用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11月22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召开第九次工作会议。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陈鸣波代表党组作题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系统重构和能力重塑,为建设航天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会议主报告,会议审议《中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关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系统重构和能力重塑,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决定》(简称《决定》),总结经验成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部署未来发展改革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激发动力。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集团公司党组提出了深入推进系统重构和能力重塑的总体思路,形成了包括13个方面、50条举措的《决定》,锚定强国强军强企战略使命,提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系统重构三大主业,重点重塑科研生产、自主创新、融合发展、集团管控、人才队伍、数字化六大能力。
11月22日消息,上海市交通委员会近日印发《上海市低空飞行服务管理能力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按照“示范先行、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的建设步骤,主要分三个阶段:建设筹备阶段(2024年年底前)、建设及试运行阶段(2025年年底前)、优化提升阶段(2027年年底前)。在优化提升阶段,将全面形成上海市低空公共航路网络架构,累计划设低空飞行航线不少于40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