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组织起草的《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到2035年,黄河流域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5921.71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1544.88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39.60万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倍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国家下达指标。按照“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的要求,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提高空间治理数字化水平。
3月26日下午,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南京举行。根据省委编办批复,新组建的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为省自然资源厅直属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全省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有关政策标准研究,支撑规划编制和有关审核报批的技术工作,协助规划实施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职能,将为全省自然资源规划管理、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和用途管制、构建多层次规划体系及行业标准提供技术支撑。
近日,在大湾区自然资源系统应用交流会上,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发布政务数智中枢行业解决方案面向自然资源行业子场景的国土空间规划AI一体机联合解决方案。该方案深度融合华为算力底座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国地科技在地理空间领域的专业积淀与数据资源,打造面向规划和自然资源领域的垂直大模型,加速自然资源行业数智化转型。
2月27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全面提升乡村规划引领效能 助力首都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专场发布会。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杨浚介绍,目前全市120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已全部编制完成,《北京市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管理办法(试行)》也于近日印发,实现了乡村地区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全覆盖。
1月26日,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组织起草的《京津冀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根据批复,《规划》实施要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部署,支撑京津冀建成世界一流城市群,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京津冀三省市要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作用,加强对跨省域规划编制实施管理的统筹协调,强化对交界地区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的传导要求。按照“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的要求,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提高空间治理数字化水平。
近日从河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河北省省级、市级、县级三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全部获批,共涉及1个省、13个市(含定州、辛集市)以及113个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至此,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基本建成,支撑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基本建立。
记者今天(20日)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目前我国所有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已全部批准实施,各级各类规划取得阶段性进展。自然资源部表示,近日《湖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获批,标志着所有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已全部批准实施。随着规划实施监督的各项法规、标准、政策制度相继出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将对构建合理有序的开发保护格局发挥重要基础性作用。自然资源部表示,截至目前,由国家批复的城市中,南京、广州、深圳、成都、沈阳、杭州等22个城市的国土空间规划已经获得批复。与此同时,超过85%的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也已批准实施。此外,今年以来区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报批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黄河流域、京津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正在抓紧报批,长三角、中部地区等区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正在加快推进。
12月9日,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庄少勤在2024年第七届大都市规划国际咨询会上表示,全国统一、贯通各级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已基本建成,规划工作正逐步从宏观蓝图转向健全城市规划体系、强化规划实施管理。
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探索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相关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各地要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结合城市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地下空间承载能力、灾害影响、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和文物古迹等人文条件,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提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目标、抗震设防要求、布局指引、重点区域和协调联通的管控要求等,要以安全、环保、可持续利用为前提,划定地下空间保护和利用管控分区,提出差异化管控和引导措施,强化地下空间开发的安全韧性。因地制宜开展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相关成果纳入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并与其他专项规划涉及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做好衔接。对于拟开发利用的地下空间,详细规划要明确地下开发功能与设施、开发强度、开发深度、开发边界、建设规模等规划控制指标和要求,提出符合安全要求的连通区域和连通方式以及地上地下空间复合利用和功能协调的有关要求,提出地下市政设施保障控制要求,并做好非同期建设内容的规划衔接。鼓励优势地区的城市群、都市圈、人口净流入地区优先编制城市地下空间规划。
4月16日,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召开发布会,发布由湖南省自然资源厅指导,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负责编制的《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行业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空间规划行业2023年直接经济贡献约150亿元。截至2023年12月,全国共有城乡规划甲级资质单位790家,大部分都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湖南省共有城乡规划资质单位142家,其中甲级单位30家,乙级单位112家。
近日,山东省政府连续批复10个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涉潍坊、菏泽、德州三市。此次共有乐陵市、宁津县、庆云县、巨野县、鄄城县、东明县、诸城市、寿光市、高密市、昌邑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批。
自然资源部22日透露,截至目前,所有省级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空间规划均已编制完成并上报国务院(北京、上海2市规划在2017年已经批准实施),江苏、广东、宁夏等22个省级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准实施。 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均已编制完成,正在抓紧按程序报批。其中,22个已批准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省份中,江苏、广东、宁夏、山东、海南、山西、江西、广西、湖南、河北、安徽11省(区)共批准117个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约占全国市级规划总数的三分之一;江苏、广东、宁夏、海南、山东、河北、江西7省(区)共批准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36个,约占全国县级规划总数的10%。
2月21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超图软件提问:贵公司大模型训练应用在哪些场景中? 公司回答表示:公司加大AI技术研发投入,深入探索与研究AI与GIS的结合,引入AI大模型到行业应用,包括但不限于行业知识问答、遥感智能解译、辅助规划设计等,可应用于自然资源监测、国土空间规划、智慧城市、水利、应急等诸多领域。
近日,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项目成果通过省厅组织的验收。来自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等单位和部门的专家听取了项目成果汇报,审阅了相关材料,观看了系统演示,一致认为项目完成了合同约定的内容,同意通过验收。该项目通过近两年的建设,构建了覆盖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测、评估、预警全流程的信息系统,以数字化方式推动规划管理方式转变,有力提升了规划管理辅助支撑能力,在推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近日,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地理信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化建设交流会顺利召开,标志着云南省国土空间信息化领域首个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