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低空快线正式开通。该低空快线是临时航线,也被称为大湾区低空“过年专线”,由广东飞易达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南航通航、东部通航等多家航司共同发起。据悉,上述“过年专线”已开通深圳至汕尾,珠海至茂名、阳江、中山,东莞至江门,江门至恩平,恩平至肇庆的往返航线,单程耗时约20至35分钟不等。此次“过年专线”选用了H153、贝尔407、贝尔505等机型,单人单程的票价有3999元、2999元、1999元几个档次。
12月27日,“粤港澳大湾区眼镜+智能穿戴产业联盟”举行了成立仪式。该联盟由粤港澳大湾区内多家眼镜与智能穿戴产业的相关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共同发起,旨在通过资源整合、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式,推动区域内眼镜与智能穿戴产业的协同发展。
11月8日,国雄资本董事长姚尚坤透露,国雄资本于去年在深圳南山区科技园成功设立第二总部,该总部的主要职能是投资于粤港澳地区多语种大模型的训练及其产业化项目。深圳在原创算法开发及应用能力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预计未来港澳与深圳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将实现进一步的深化。姚尚坤称,将投资AI语言模型等项目,将这些项目成为公司未来的核心,相信2028年粤港澳大湾区将出现市值千亿的AI巨头。
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大会10月23日至24日在广州市南沙区举行。主论坛上,“粤港澳(南沙)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与粤港澳(南沙)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成立,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育和产业数据化转型升级,提升区域人工智能产业的创新能力。
9月9日,在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技术高峰论坛主论坛期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经济财政司签署《关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跨境流动的合作备忘录》,以促进内地与澳门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9月4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研讨会(广州)举办,会上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联盟理事长杨西将称,从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临空经济发展融合和辐射半径来看,大湾区逐步发展形成了两条“低空经济交叉带”:一条是以香港、澳门和深圳为核心的生产性金融服务带;一条是以广州、珠海和佛山为核心的生产制造业服务带。在带链联合、纵深拓展的作用下,形成一个具有高度延展性的“低空经济圈”。
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算力产业大会暨第二届中国算力网大会31日在广东韶关举行。会上,中国算力网粤港澳大湾区算力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据悉,该平台目前已成功接入鹏城云脑、广州超算、华南数谷智算中心等多家算力资源节点,为大湾区乃至全国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算力应用服务。
5月20日消息,深圳市潮万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粤港澳汽车出行平台“飞牛出行”完成数千万美元战略融资,本轮融资由信达控股独家投资,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海外平台运营、开发及市场拓展。
5月16日消息,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广州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其中提到,建设全国领先的工业互联网。支持跨行业、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实现工业大数据汇聚和挖掘,打造高端工业软件服务体系。稳步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广州)扩容增能和二级节点建设,加快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广东分中心建设,深化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在船舶、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家居等行业的重点应用,构建高效稳定的标识注册和解析服务能力。依托5G网络和工业互联网,促进工业企业设备、系统、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加速行业规模应用。布局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抢先部署下一代互联网等传输类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南沙国际IPv6根服务器及根解析服务体系的运营工作,提升IPv6网络性能和服务能力。推动5G、光网、移动物联网和低轨卫星互联网通信有机融合,实现空天地通信一体化覆盖。支持6G、卫星直连手机、太赫兹无线通信等技术研发。加快建设南沙(粤港澳)数据服务试验区。
据“广东市场监管”公众号消息,10月19日上午,广东省政府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广州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统一大市场公平竞争先行区,助力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根据协议,双方将聚焦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围绕推动大湾区市场高水平互联互通、完善市场制度、强化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推进市场监管数字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等方面深化合作,支持广东开展优化企业跨区域迁移登记、建设质量创新先导区、实施“数字+执法”试点等创新改革,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努力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统一大市场公平竞争先行区,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探索宝贵经验。
粤港澳大湾区提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建设,8月26日,首个粤港澳大湾区的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试验场在深圳坪山投入使用。这个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试验场包括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专用测试区、城市测试区、坡道测试区等5大区域。整个试验场涵盖齐全的测试道路,包括封闭、开放、半开放等道路。专家同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试验场还针对新能源汽车测试的实际需求,实现了光、储、充一体化的测试应用。在边坡、屋顶、隧道布置了光伏设备,可满足电动汽车给电网送电的技术需求,并对充电条件进行了专门设计,设有国内和欧盟两种模式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