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广东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广东省省长王伟中表示,广东将加快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尤其是抓住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集中发力、抢占先机,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王伟中表示,广东要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战略之举、关键之为,抓住用好一切有利条件,把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大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王伟中表示,广东将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深入实施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五大提升行动”,巩固提升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进一步强链补链延链,培育更多千亿元级、百亿元级龙头企业,打造更多万亿元级、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1月15日上午在世博中心开幕。上海市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龚正说,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眼产业高端化,深入实施三大先导产业新一轮“上海方案”,优化集成电路产业空间布局,全链条加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建设,培育壮大低空经济、大飞机、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海洋装备、空间信息、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健全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着眼产业智能化,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持续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和智能机器人研发应用,大力培育发展智能经济形态。
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1月14日上午在北京会议中心开幕。市长殷勇作政府工作报告。关于2025年重点任务,报告提出,积极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建立投入增长机制,重点培育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生物制造、新材料等20个未来产业。加快6G实验室和6G创新产业集聚区等项目建设,打造低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先导区,完善首批10个育新基地功能。支持一批种子项目落地转化,梯度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强化应用场景牵引,加快商业星座组网等试点示范,举办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12月30日,江苏省级母基金出资组建的南京未来产业天使基金和南京紫金山未来产业天使基金顺利完成工商注册,前者基金规模10亿元,后者基金规模5亿元。此次完成工商注册的南京未来产业天使基金规模10亿元,以江苏省“1650”产业体系、“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以及南京市“2+6+6”创新型产业集群为依托,全面布局未来产业。南京紫金山未来产业天使基金总规模5亿元,紧密围绕紫金山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及产业化方向,重点打造“2+3+4”产业体系,即下一代信息网络、新型元器件2大领域,算力互联网、空间信息、元宇宙3大方向,以及工业互联网、智能电网、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4大板块。
2月24日,未来产业科技服务平台上线发布会在清华科技园成功举办,未来产业科技服务平台宣布正式上线。据介绍,未来产业科技服务平台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的核心成果,由清华大学牵头,由北京大学、北京上奇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启迪之星、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关村科学城科技服务业促进会、深圳市赛瑞产业研究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开发。
近日,记者从合肥市发展改革委获悉,合肥量子科技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合肥商业航天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合肥通用人工智能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合肥新型储能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合肥生物制造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正稳步推进当中。据介绍,合肥商业航天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将聚焦卫星研发和制造、卫星运营、空天数据应用等领域,打造“卫星制造-卫星发射运营-数据应用”的商业航天产业平台体系,重点推进卫星通信、北斗导航、遥感融合应用,拓展深空、低空两大领域,培育发展深空探测智能化和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到2027年,合肥商业航天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将争取率先布局全国一流卫星星座,集聚超过300家商业航天产业链相关企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确定,明年要抓好以下重点任务,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
近期,浙江省经信厅公布了第二批浙江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名单,共9个。其中,入选的杭州元宇宙未来产业先导区,以上城区为核心、西湖区和钱塘区为两翼的 " 一核两翼 " 空间布局,充分发挥三区在区位交通、重点企业、平台场景、产业生态等方面基础优势,全力打造元宇宙产业创新重要策源地、元宇宙场景创新展示中心、元宇宙企业孵化育成中心、元宇宙开放合作交流中心。入选的青田元宇宙未来产业先导区围绕 "6+2+5" 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工业元宇宙和制造业赋能为主要目标,推动元宇宙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培育和发展。该县制定了《青田县元宇宙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关于加快元宇宙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计划到2027年,元宇宙核心产业规模超过25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75亿元。
10月29日,龙游县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浙工大生态工业创新研究院、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浙江禾川人形机器人有限公司三方共建联合实验室;浙江工业大学(龙游)人形机器人协同创新中心、浙江工业大学(龙游)人形机器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一系列重大创新平台相继揭牌。此外,浙民投与禾川科技、衢州信安资本、龙游汇龙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人形机器人产业基金,并在大会上举办了签约仪式。该基金是省内首只由县级地方政府发起,上市公司和专业投资机构共同组建的,用于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基金。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发文公布山东省高等学校未来产业实验室和未来产业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名单。由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与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山东中心联合申报的“元宇宙虚拟数字人山东省高等学校未来产业实验室”获批建设。 实验室将围绕元宇宙基础网络互联、元宇宙关键理论技术、元宇宙数据与计算安全和元宇宙融合应用等四个方向,开展元宇宙基础算力网络设计、算网资源融合和协同调度等元宇宙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实现高性能密码、数据安全存储与检索、区块链安全和隐私计算等元宇宙安全计算设计,并开展工业、文化、教育、医疗和创作者经济等元宇宙垂直领域的相关应用研究。
在9月7日举办的2024浦江创新论坛开幕式上,上海宣布组建总规模100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以政府投资引导的方式提振早期科技投资市场信心,促进创新源头的优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此次100亿元由上海市财政全额出资,基金期限长达15年,还可根据情况申请延长3年。据悉,该基金采用“直接投资+子基金投资”模式,将建立战略科学家委员会、科技项目经理人投研团队和概念验证经费联动投入机制。其中,直接投资主要投资未来产业领域重大战略项目,子基金投资对子基金出资比例最高可达50%,设有回购让利机制。
3月26日,工信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巩固提升新能源汽车、核电装备等重点产业竞争力,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和规模化发展,前瞻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
3月20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振芯科技提问:请问公司现有技术产品在低空经济或低空飞行器领域是否可以应用?公司的北斗导航产品能否拓展至飞行汽车等未来产业,以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 公司回答表示:公司的北斗卫星导航产品可用于上述领域,公司将视相关行业情况开展产品研制及市场应用拓展。
3月5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施产业创新工程,完善产业生态,拓展应用场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1月23日,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安徽省长王清宪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今年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打造智能绿色的制造强省。抢占空天信息产业制高点,支持北斗规模化应用和商业卫星研发制造,吸引更多商业航天公司落户。加快合肥、芜湖低空经济产业高地建设,拓展低空产品和服务应用场景。积极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启动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加快布局量子信息领域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开展通用人工智能应用生态构建行动,推进元宇宙应用场景平台建设,统筹抓好聚变能源、化合物半导体、合成生物、人形机器人等产业培育。安徽也是继重庆、四川之后(2024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提“低空经济”:实施未来产业和高成长产业发展行动,开辟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新赛道)(黄强作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加快发展低空经济,支持有人机无人机、军用民用、国企民企一起上),又一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省份,也是安徽省政府首次正式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12月26日,安徽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省委书记韩俊强调,要聚焦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不断壮大新质生产力。全力打造汽车“首位产业”,坚持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全面发力,“一企一策”支持整车企业发展,提档升级零部件产业,做大做强汽车后市场。大力培育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新材料、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生物制造、空天信息、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性布局通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元宇宙等未来产业新赛道,以促进“数实融合”为主线发展数字经济,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
9月13日,工信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的通知》,主要面向未来制造、未来信息2大前沿领域,聚焦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通用人工智能4大重点方向,系统布局实施核心基础、重点产品、公共支撑、典型应用等共计52项具体任务。其中,元宇宙有11项,人形机器人有19项,脑机接口有10项,通用人工智能有12项。3D实景入选元宇宙任务清单。
预计到2030年,在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等领域涌现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硬核成果、创新企业和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