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消息,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据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共有45.17万家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注册资本共计64445.57亿元,企业数量较2020年底增长206.73%,较2023年底增长19.39%,呈稳健上扬态势。
近日,英伟达机器人技术业务副总裁Deepu Talla率英伟达机器人技术专家一行到访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Deepu Talla对创新中心当前在具身智能技术上取得的进展给予高度评价,是其在中国所见的技术最领先的公司之一,表示将在2025年推动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在长达两小时的深度座谈中,创新中心与英伟达就世界模型、数据生成、高精度先进仿真器和机器人全身控制等方向进行了深入讨论,并规划了相关合作事宜。
近日,跨维智能发布了基于 Sim2Real 具身智能引擎定义的人形机器人——DexForce W1。 W1采用高度仿人结构,具备34个动力单元,可做到高度灵活与多场景通用,再搭配跨维纯视觉空间智能传感器,实时感知,精准控制,使之成为可落地的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实现了从仿真到数据、到模型,再部署到真机的端到端闭环。
1月7日消息,傅利叶宣布已于近日完成新一轮融资,E系列融资金额合计达到近8亿元。本轮融资由国鑫投资、浦东创投、张江科投、张科垚坤基金、Prosperity7、钧山资本等机构共同参与。傅利叶将继续推进人形机器人开发,围绕“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GRx六边形”技术框架,打造更加灵活、更开放、更智能的产品,以推动机器人技术在更多商业化场景的落地应用。
近日,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与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联合推出了一个大规模多构型智能机器人数据集和Benchmark——RoboMIND,捕捉机器人面对复杂环境、长程任务时的各种交互和经验,从而促进能够掌握不同操作策略的通用模型的训练。据了解,RoboMIND包含5万5千条机器人轨迹数据,涉及279项不同的任务,涵盖了高达61种不同的物体,覆盖了家居、厨房、工厂、办公、零售等大部分生活服务场景。
12月26日消息,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表示,理想做机器人的概率是100%,但节奏不是现在,“如果我们连L4级自动驾驶的汽车都解决不了,怎么去解决更复杂(的应用场景)。车是最简单的机器人,如果车没法实现,其他人工智能机器人还是非常有限的。”
12月25日,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魔法原子(MagicLab)宣布完成1.5亿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追创创投领投,翼朴基金跟投。据介绍,2025年第一季度,魔法原子将正式发布新一代MagicBot人形机器人产品,公司预计于2025年交付数百台量产版MagicBot,2026年交付量将达到千台级别。
12月5日,重庆市出台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重庆市产业投资母基金和产业资本、社会资本、有关区县以市场化方式共同出资组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鼓励重庆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牵头组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天使基金、风险投资基金。鼓励金融机构开展针对具身智能机器人开源项目和企业的金融服务创新,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股权融资等服务。对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及扩大再投资项目给予贴息支持。
据华兴资本消息,近日,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星海图完成超2亿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高瓴创投、蚂蚁集团领投,米哈游、无锡创投集团、同歌创投、Funplus及老股东跟投,华兴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完成后,星海图将继续推动具身本体及核心模组、端到端AI算法以及场景解决方案的研发及落地。
9月3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加快发展高速全光通信、下一代移动通信、算力网络、光计算与可见光通信,构建空天地一体、通感算一体、设施与应用深度融合的未来网络体系。加快大模型、具身智能机器人、未来智能终端、智能无人系统等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前瞻布局类脑智能。加快合成生物、AI+生物医药、细胞和基因治疗、脑科学与脑机接口、类器官等技术突破和产业化,推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发展。
智能机器人公司杭州宇树科技日前获得数亿元C轮投资,投资方包括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成都龙珠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北京中关村科学城科技成长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中信证券投资有限公司等。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英参加2024上海民生访谈栏目时表示,当前,上海正加快落实《上海市促进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行动方案》,实施“智能机器人+”行动,加快人形机器人研发和产业化。目标到2025年,实现“十百千”突破,即:打造10家行业一流机器人头部品牌、100个标杆示范的机器人应用场景、1000亿元机器人关联产业规模,重点行业机器人密度达500台/万人。
4月9日,《杭州市促进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发布。其中提出,打造以人形机器人创新引领,工业、服务、特种机器人支撑发展,智能制造、文旅教娱、生活服务、医疗康养、城市建设与治理五大应用领域的“1+3+5”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体系。力争到2026年,杭州市智能机器人领域培育集聚创新创业团队突破100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20家、行业头部企业2—3家,实现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机器人关键组部件(软件)100项、整机新产品50项(其中达到产业化水平的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不少于3项)、示范应用场景30个,打造智能机器人产业市级平台2—3个,建设智能机器人产业省级创新中心1个,实现智能机器人全产业链工业产值突破500亿元,争创智能机器人国家级产业平台。
2月23日消息,智能机器人公司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树科技”)于2月22日宣布完成了B2轮融资,融资近10亿元人民币,本轮投资方包括美团、金石投资、源码资本,老股东深创投、中网投、容亿、敦鸿和米达钧石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业务拓展以及团队搭建等方面。 宇树科技成立于2016年,由90后创业者王兴兴创立。公开资料显示,王兴兴在2009年读大一时,就独自一人完成了他的第一个机器人项目:一个双足人形机器人。成立7年多,目前,宇树科技有四足机器人和通用人形机器人两大系列产品。据介绍,在全球高性能四足机器人领域,已经实现了商业化,全球出货量占60%以上。 2023年8月,宇树发布首款人形机器人H1,12月初完成H1 2.0版本迭代。2024年1月,宇树H1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科技春晚”CES上亮相。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飒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顺为资本旗下天津海河顺科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广州初枫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圳顺赢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3家企业以及上海闵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股东,同时,公司注册资本由约603.57万元增至约672.55万元。上海飒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1月,法定代表人为张建政。据悉,飒智智能致力于智能移动共融机器人技术及产品的研发、集成与应用。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晋豫鲁诚迈(日照)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可穿戴智能设备销售;智能无人飞行器销售;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诚迈科技、晋豫鲁铁路通道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中石油(北京)数智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亿,经营范围含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云计算装备技术服务、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中国石油全资持股。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郑州曙光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邓文朴,注册资本1亿元,经营范围包含:物联网应用服务;物联网技术研发;智能机器人销售;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中科曙光旗下曙光云计算集团有限公司、郑州煤电、河南赛之安智能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持股。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中科星图海鲸装备(浙江)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费玮玮,注册资本5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海洋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中科星图旗下中科星图深海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