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中心

美国智库报告:中国在天基对地观测方面超越美国

分享至

根据澳大利亚《空间资源》网站2024年10月8日报导。美国著名智库通过对全球最佳商用太空遥感系统的最新评估显示,中国略微领先于美国。 中国目前在11个卫星遥感性能类别中的5个领先于世界,而美国在4个类别中领先。 这些结论可以在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发布的题为《淘金热:2024年商业遥感全球排名》(Gold Rush: The 2024 Commercial Remote Sensing Global Rankings)的新报告中找到。 这项研究是美国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NGA)2021年发表的研究成果的后续,后者被称为“商业成像奥林匹克”(Commercial Imaging Olympics)。 该报告对卫星遥感关键模式的商业系统进行了排名,包括光电(EO)、合成孔径雷达(SAR)以及多光谱、高光谱和红外图像。

甘肃首颗SAR卫星发射成功 可实现对地表毫米级形变监测

分享至

9月24日上午10时31分,“神启号”卫星使用捷龙三号遥四运载火箭在山东附近海域发射升空。“神启号”卫星是甘肃省首颗SAR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可实施全天时、全天候的主动对地观测,最高可实现对地表毫米级形变监测,将重点面向我国西部地区及中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实现对城市设施、道路桥梁、水库大坝、矿山形变、地震带区域的地质灾害监测与隐患点识别等,完成多领域综合应用场景的变化监测。研制发射该卫星的企业计划发射6颗具备InSAR干涉成像能力的雷达遥感卫星,组成卫星星座系统。建成后,将在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城市管理、建筑安全、减灾救灾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希腊政府授予芬兰ICEYE公司、德国OroraTech公司6颗对地观测卫星合同

分享至

9月8日,希腊政府根据国家微小卫星星座计划授予芬兰冰眼公司(ICEYE)2颗SAR卫星,德国奥罗拉科技公司(OroraTech)4颗红外卫星在轨交付合同,总价值5848万美元。根据合同,希腊政府可立即获得ICEYE公司、OroraTech公司现有卫星网络数据使用权。OroraTech公司将为该项目在希腊设立卫星工厂。今年6月,欧空局为该星座计划授予英国开放宇宙公司(Open Cosmos)价值6620万美元合同,用于研制7颗携带高分辨率多光谱光学相机、物联网和AIS载荷的卫星。

美电子火箭发射韩国对地观测卫星和NASA太阳帆

分享至

4月23日,美国火箭实验室公司(Rocket Lab)的电子火箭从其新西兰一号发射场发射了韩国NEONSAT-1卫星及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NASA)的技术验证航天器先进复合材料太阳帆系统(ACS3)航天器。这是该公司今年第5次发射,由于地面设备问题,本次发射推迟近20分钟。轨道转移器在火箭起飞9分钟后与上面级分离,起飞50分钟后将NEONSAT-1卫星送入520千米高圆轨道,起飞1小时45分钟后将ACS3送入1000千米高目标轨道。本次发射任务的主星NEONSAT-1卫星是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研制的一颗对地观测卫星,质量约100kg,搭载分辨率为1米的相机。该卫星是韩国科学技术院NESONSAT对地观测卫星星座的首颗卫星,后续10颗卫星计划于2026年至2027年使用韩国世界号火箭(Nuri rocket)发射。ACS3是NASA基于立陶宛小卫星制造商纳型航电公司(NanoAvionics)卫星平台研制的12体立方星。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航空遥感数据资源分中心成立

分享至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10月30日发布消息说,为推进航空遥感数据共享,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航空遥感数据资源分中心近日已揭牌成立,将通过中国科学院航空遥感中心数据共享门户动态更新科学数据集,旨在为各应用部门及科研机构提供遥感飞行试验平台支撑和数据服务。

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组织召开巨型星座预研项目启动会

分享至

从系统融合、频率轨道、卫星设计、标准体制、综合应用等多维度提出了构建“通、导、遥一体化”星座体系架构的四个研究子课题及工作安排。

国家航天局张克俭:打造中阿航天合作平台,推进对地观测、卫星导航、深空探测等合作

分享至

期间,双方围绕对地观测、卫星导航、空间科学及深空探测、空间技术、教育培训等5个领域开展了专题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