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消息,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简称“海南商发”)昨日举行2025年工作会议,提出了蛇年新的工作目标:完成第二期项目“建设”和“发射”任务双重目标。海南商发成功完成了2024年度建设、验收、发射三大目标,首发在二号发射工位取得圆满成功,发射成果实现从0到1的突破,填补了我国没有商业航天发射场的空白,提升了我国航天发射能力。2025年,海南商发要开展二期项目建设、测控系统建设、布局海上回收场、完成高密度发射任务等。
近日,大航跃迁“筷子夹火箭”回收试验塔架圆满完成静力试验及系统调试工作。试验塔架在静力试验考核过程中,关键结构测点数据曲线良好,符合仿真预示结果。试验塔架各功能机构经过系统充分调试,能够遵循预定指令有序执行系列动作,塔架系统各项性能符合预期。大航跃迁将以此作为验证平台,后续按计划开展一系列“筷子夹火箭”回收验证试验。
12月10日,据大航跃迁官微消息,大航跃迁近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跃迁一号(代号“YQ-1”)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设计方案预评审会。由航天领域11位知名专家组成的评审组一致认为:跃迁一号运载火箭设计方案合理、可行,同意通过评审。跃迁一号为国内首型“筷子夹”塔架回收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
SpaceX计划最早于美国中部时间2024年11月18日16:00(北京时间第二天6:00)进行星舰(Starship)第六次飞行测试任务。 SpaceX Starbase运营主管凯西勒德斯(Kathy Leuders)在CONACES演讲时透露:超重型火箭/星舰飞船计划明年发射25 次。如果飞行顺利的话,他们打算在6个月内完成星舰飞船的回收。 在上一次测试中,SpaceX成功用“筷子”机械臂“夹住”了超重型助推器,并且星舰上级在印度洋进行了受控溅落。下一次测试将再次重现这些步骤,并继续测试上级的热防护系统和再入机动能力。
据大航跃迁官微消息,近日,上海大航跃迁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大航跃迁”)完成亿元级融资,本次融资由申能诚毅领投,天创资本、柏彦基金、险峰长青、知名投资人张超先生等共同完成。本次融资将用于“筷子夹”塔架回收试验和“跃迁号”运载火箭研制。“筷子夹”塔架回收试验将于本月启动,该回收技术专为高载荷、低成本中大型可重复使用火箭研制,作为国内首款可重复使用火箭“筷子夹”回收塔架,该回收方案既可满足大航跃迁在研火箭的回收需求,又具有在更大型可重复使用火箭上应用的潜力与前景。
10月13日,SpaceX在第五次星舰试飞中成功利用发射塔架上的“筷子”机械臂,夹住了一级超重型火箭,完成了本次发射任务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星舰发射升空2分多钟后,一级超重型火箭与星舰分离,开始返回。距离星舰发射6分多钟后,第一级成功被发射塔架上的“筷子”机械臂夹住。这是SpaceX第一次尝试回收星舰的第一级。接下来,星舰第二级将继续飞行,准备在印度洋受控溅落。
从国家航天局了解到,今日(10月11日),我国在东风着陆场成功回收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的植物及微生物育种载荷、自主可控和新技术验证试验载荷、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社会公益和文化创意载荷等回收类载荷已全部顺利回收。
9月22日13时40分,江苏深蓝航天有限公司于内蒙古“深蓝航天额济纳旗航天港”实施了星云一号首次高空垂直回收飞行试验。可回收复用的一子级箭体在飞行试验的最后着陆阶段发生异常,此次试验任务未取得完全成功。按照《星云一号首次高空垂直回收飞行试验试验大纲》总共11项主要试验验证任务,在本次飞行试验中,其中10项成功完成,1项未完成。
4月23日,在2024年中国航天大会商业航天产业国际论坛上,东方空间公司发布了引力二号可回收中大型运载火箭。火箭具有大运力、大空间、低成本、高可靠、高自主、高便捷、高继承、强拓展等技术特点,预计将于2025年年底具备首飞能力。
据蓝箭航天官微消息,4月15日,蓝箭航天朱雀三号可复用火箭垂直起降回收试验箭(以下简称“试验箭”)完成“十公里级飞行”改造和总装工作,将全面转入最后的总测和出厂阶段。根据蓝箭航天十公里级垂直回收飞行试验方案,改造后的试验箭将以80吨推力起飞,并经过约200s的飞行,飞行高度约10公里。后续,试验箭将转入总测阶段,预计5月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蓝箭航天液氧甲烷火箭发射场,6月择机实施发射任务。
1月15日,北京千亿之一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亿航天NayutaSpace」)宣布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投资方为多位个人投资人。本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宇宙猎人”液体运载火箭一子级的投产和回收复用相关试验。 「千亿航天」是一家研发复用液体运载火箭与复用液体探空火箭的制造商,通过火箭回收技术,主要解决航天领域对大幅提升火箭运力和降低运力成本的需求。「千亿航天」研发的火箭包含“宇宙猎人EX号”探空火箭、“宇宙猎人1号”运载火箭等多款产品。 创始人李锐介绍,「千亿航天」计划在2024年底实现回收技术突破,2025年完成探空火箭首发飞行试验,并实现年发射火箭10发的初期任务目标,2026年完成运载火箭首发飞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