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中心

Meta开发非入侵式脑机技术,利用AI读取大脑信号打字准确率约80%

分享至

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此前透露,该公司正在研发一项脑机技术,未来用户可直接通过大脑输入文字。而根据《麻省理工技术评论》报道,这家科技巨头实际上已经成功打造出这一系统,主要通过AI模型结合具体硬件来将用户大脑信号映射成具体键盘字符,其准确率大约为80%,也就是说,它能正确判定用户在“敲击”的按键。该设备完全依靠外部脑机读取用户大脑信号,无需植入或其他侵入性操作。

黑龙江省冰雪经济研究中心蒋抒博:应引导企业利用AR/VR等技术推动冰雪装备智能化

分享至

12月24日消息,黑龙江省冰雪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蒋抒博表示,建议龙头企业要发挥引领作用,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同开展冰雪装备器材的基础前沿研究、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以及先进制造工艺研究,特别是要提升造雪机、制冰机、压雪机、索道缆车等核心装备的研发制造能力。此外,依托我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独特优势,还应积极引导行业企业充分利用AR/VR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化升级冰雪运动模拟训练平台,开发智能滑雪、滑冰等线上产品和服务,推动冰雪装备智能化发展。

银河航天申请卫星通信带宽分配专利,能够提高通信带宽的利用

分享至

1月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银河航天(北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卫星通信带宽的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的专利,公开号CN 118890702 A,申请日期为2024年9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卫星通信带宽的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卫星通信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的卫星通信带宽的分配方法包括:确定目标终端的备用带宽,并确定至少两个相邻的单位时间周期内的备用带宽的带宽使用量;其中,备用带宽为目标终端在其对应的当前带宽不足的情况下增配的带宽;获取目标终端的第一传输数据的数据量、数据类型以及第一数据重要等级;基于带宽使用量、数据量、数据类型以及第一数据重要等级,确定目标补偿带宽,并将目标补偿带宽分配至目标终端。本申请能够提高通信带宽的利用率。

国家数据局:拟出台企业数据开发利用、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等7份政策文件

分享至

国家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烈宏10月25日在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全国总决赛颁奖仪式上表示,一年来,已经出台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国家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等方面的重要政策文件8份。刘烈宏提到,后续拟出台企业数据开发利用、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数据空间、数据流通安全治理等方面的7份政策文件,还将推动建立健全数据产权制度,完善数据流通交易规则,提升数据安全治理水平,促进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

发改委等两部门:支持有能力的民营经济组织牵头承担重大技术攻关任务,保障民营经济组织依法参与标准制定和公共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

分享至

10月10日,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法案指出,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积极发挥作用,鼓励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科技攻关,支持有能力的民营经济组织牵头承担重大技术攻关任务,保障民营经济组织依法参与标准制定和公共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对其知识产权的保护。

英伟达预计人工智能将在所有利用该技术的行业里产生高达20万亿美元的影响

分享至

全球算力龙头英伟达周二在美国华盛顿特区拉开“AI峰会”的大幕。英伟达企业平台副总裁兼总经理鲍勃·佩特(Bob Pette)在会上表示,现在整个世界正处于“即将看到更多行业采用(AI)的边缘”,预计人工智能将在所有利用该技术的行业里产生高达20万亿美元的影响。在周二的主题演讲中,佩特着重解释了“人工智能的下一个阶段”,应用范围从先进的人工智能代理到由机器人运行的工厂,再到天气预测、治疗癌症、探索外星生命等。

自然资源部:探索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加快推进相关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

分享至

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探索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相关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各地要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结合城市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地下空间承载能力、灾害影响、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和文物古迹等人文条件,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提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目标、抗震设防要求、布局指引、重点区域和协调联通的管控要求等,要以安全、环保、可持续利用为前提,划定地下空间保护和利用管控分区,提出差异化管控和引导措施,强化地下空间开发的安全韧性。因地制宜开展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相关成果纳入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并与其他专项规划涉及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做好衔接。对于拟开发利用的地下空间,详细规划要明确地下开发功能与设施、开发强度、开发深度、开发边界、建设规模等规划控制指标和要求,提出符合安全要求的连通区域和连通方式以及地上地下空间复合利用和功能协调的有关要求,提出地下市政设施保障控制要求,并做好非同期建设内容的规划衔接。鼓励优势地区的城市群、都市圈、人口净流入地区优先编制城市地下空间规划。

腾讯:计划未来三年内提供2亿元用于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发展

分享至

腾讯5月23日公布“碳寻计划”首期终选名单,计划将在未来三年内提供2亿元人民币(约2800万美元)的催化资金。“碳寻计划”首期聚焦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以及基于技术的碳去除。

环天智慧与成都市自然资源调查利用研究院(成都市卫星应用技术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分享至

5月13日,环天智慧公司与成都市自然资源调查利用研究院(成都市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在眉山天投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数据整合、应用场景分析、技术服务等方面建立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全面拓展和深化合作领域,务实推进遥感卫星数据服务试点推广,构建“数据集成+数据处理+运营服务”产业链,助力打造西部卫星应用高地,共同推动遥感卫星应用产业辐射全国市场,为“商业航天”未来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欧空局将利用地球观测数据打造数字聊天助手

分享至

欧洲航天局(ESA)与技术合作伙伴合作,正在开展一个雄心勃勃的项目——开发人工智能(AI)应用,旨在改变我们从地球观测数据中获取信息的方式。 该项目旨在创建一个数字助手,能够根据经过验证的数据,针对有关环境和地理现象的复杂问题做出科学准确的回答。

云天励飞与珠海航展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低空经济

分享至

据云天励飞官微消息,2月27日,“智能科技赋能低空经济——eVTOL空中交通航线首飞仪式”在珠海举行。活动上,云天励飞与珠海航展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云天励飞将充分利用大模型、AI芯片等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与珠海航展集团以及其他低空经济领域企业携手,在构建低空经济产业链、打造低空经济合作示范点、推动常态化商业运营、市场推广支持、航空器制造、维修保养服务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

日本计划利用“太空战略基金”提升火箭发射能力

分享至

日本政府的宇宙政策委员会2月6日提出一项新的方针草案,将利用政府支援企业和大学开展太空领域技术开发的总额1万亿日元规模“太空战略基金”,到2030年代前半期确保政府和民间的火箭发射能力达到全年约30次。日本全年的火箭发射成功次数去年为2次,近年最多也只有6次左右。政府将在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设立基金,向通过公开征集选出的企业和大学发放补助。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