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中心

风云卫星遥感数据服务网改版升级 加快构建新一代风云气象卫星数据服务体系

分享至

近日,风云卫星遥感数据服务网(以下简称“服务网”)完成改版升级,风云气象卫星数据服务再上新台阶。改版后的服务网采用混合云架构,实现数据集约化管理和云网数据协同服务,数据下载速度大大提升;更加注重用户体验,提供精细化数据检索和专题产品服务,增加云数据预约下载和主动推送功能。

水利部信息中心与长光卫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构建具有“四预”功能的数字孪生水利体系

分享至

1月15日,水利部信息中心与长光卫星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本次战略合作旨在加速推进“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网络的建设,并构建具有“四预”功能的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双方将加快“水利遥感卫星应用星座”建设进程,为卫星遥感在水利领域的应用拓宽场景。同时,双方将在AI解译算法、水利专题产品、数字孪生流域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

民航局局长宋志勇:高质量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 完善低空基础设施体系

分享至

1月3日消息,中国民用航空局党组书记、局长宋志勇在学习时报发表文章《高质量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文章提到,完善低空基础设施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坚持以安全发展、集约高效、智慧绿色为导向,以加大建设和运行管理标准供给、强化央地协同、简化审批流程为重点,支持垂直起降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分类简化机场建设程序与标准,优化通用机场和起降点布局,全面提升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基础设施供给质量。

珠海低空交通建设管理新规施行 将“先货后人”构建空中交通体系

分享至

1月1日,《珠海经济特区低空交通建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条例》共九章六十条,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空域协同管理、飞行活动管理、安全监督管理、应用场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特别规定、法律责任等内容。珠海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闫攀宇介绍,未来珠海将按照“先货后人”的发展路径,逐步构建城市空中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城市空中交通新业态,建立珠海东西部城市通道、海岛通道,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低空空中交通走廊,探索利用无人机、eVTOL等低空飞行器与传统交通运输工具做好衔接,不断完善交通运输体系,打造更加高效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深圳:加快健全算力、算法、数据、场景全流程全要素保障体系,打造全球人工智能先锋城市

分享至

近日,《中共深圳市委关于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坚决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的实施意见》正式对外发布。其中提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归属认定、市场交易、权益分配、利益保护制度,建设和运营好在深国家级数据基础设施,加快培育数据市场,促进数据共享,提升深圳数据交易所能级,打造全国性的交易平台。完善全域全时全行业人工智能应用机制,加快健全算力、算法、数据、场景全流程全要素保障体系,打造全球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让所有在深和来深的人、企业和机构都能感受到人工智能无处不在。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推动数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

分享至

12月30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面向数据高效流通利用,统筹推进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构建泛在可及、智能敏捷、协同高效的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支持企业结合应用场景,推进安全可信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数据基础设施相关标准研制,逐步形成可推广复用的技术方案和实施规范,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发展通算、智算、超算等多元化算力资源,支持企业参与算力全产业链生态建设,构建一体化高质量算力供给体系。加强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的数据传输技术应用,加快算网融合、并网调度、储能散热等关键技术创新。支持采用弹性带宽、任务式服务、数据快递等方式,降低网络使用成本。

大湾区4地合作构建智能网联汽车资格互认、道路开放、监管协同体系

分享至

12月27日消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行委员会、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今日上午在广州南沙共同签署《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试点互认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四地将合作构建异地互认的资格体系、异地开放的道路体系、异地协同的监管体系,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水平提升。小马智行、如祺出行、酷哇科技、萝卜快跑成为首批互认合作试点企业。

深圳发布低空经济标准体系

分享至

12月25日,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召开。会上,市交通运输局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了《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体系建设指南(V1.0)》(以下简称《指南(V1.0)》),这是深圳低空经济标准化建设的又一重要里程碑。该体系的推出,将在促进产业规范发展、保障公共安全、推动产业融合与协同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助力深圳竞逐“低空经济第一城”。《指南(V1.0)》通过引入“四张网”——“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的核心概念,为低空经济提供了一个开放统一的基础设施支撑框架。在此基础上,《指南(V1.0)》以应用场景为导向,通过融合航空、地面交通、信息技术及人工智能等多领域标准,既满足现阶段的行业需求,又为未来新场景、新技术的接入预留了扩展空间。

鄂尔多斯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体系发布

分享至

12月23日上午,在召开的鄂尔多斯智能网联产业生态大会暨鄂尔多斯市“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推进会上,鄂尔多斯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体系正式发布。从顶层设计、立法保障、规范管理、基础支撑四个维度初步建立起了“2+1+1+N”的体系框架,既全面地擘画了鄂尔多斯市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和产业发展的蓝图,也从地方性法规、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方面保障智能网联汽车的适用范围、应用流程、道路测试、数据安全等示范应用活动,为鄂尔多斯市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应用建立包容发展、科学规范的政策法规和监管体系。

“水利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数字孪生水利“天空地水工”监测体系再添新丁

分享至

12月17日02时50分,“水利一号”遥感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我国首颗以水利命名的遥感卫星正式升空,为数字孪生水利“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天基”监测增添了新力量。本次发射采取一箭四星,“水利一号”和其他3颗卫星均为太阳同步轨道X波段SAR卫星,轨道高度约522km,分辨率优于0.3m(实验模式)。具备全天时全天候对地观测、高分辨率成像、高精度形变监测、在轨智能处理等功能,将为我国洪涝灾害、突发涉水事件、河湖库水体、水利工程安全监测等水利重要业务和数字孪生水利L1、L2级数据底板构建提供有力遥感数据支撑,进一步提升水利专业监测手段和效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

分享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确定,明年要抓好以下重点任务,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

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建设指南项目通过验收

分享至

12月2日,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西安组织召开项目验收会,由自然资源部测绘标准化研究所承担的“制定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建设指南”项目顺利通过验收。验收会上,标准所详细汇报了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编制说明、研究报告、工作报告等成果内容。评审专家组审阅了相关资料,一致认为项目成果具有科学性、前瞻性、适用性,可作为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的顶层设计,引领和指导测绘地理信息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对推动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郑州航空港力争2027年底初步建成低空飞行器起降设施体系

分享至

记者2日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郑州航空港区)获悉,作为国务院批复的全国唯一的航空经济实验区,郑州航空港区正加快打造“空天地”立体交通一体化协同发展生态示范区,并力争到2027年底,初步建成低空飞行器起降设施体系,形成“上有天、下有园、中有管”的发展格局。

国家数据局:加强数据交易场所体系设计 鼓励各类数据进场交易

分享至

11月22日,国家数据局发布向社会公开征求《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其中提到,加强数据交易场所体系设计,统筹数据交易场所优化布局。支持数据交易场所创新发展,鼓励各类数据进场交易。构建集约、高效的数据交付基础设施,为场内集中交易和场外分散交易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可信赖的数据交付环境。促进各类交易所、交易平台互联互通。推动数据价值贡献度评估、数据集推荐匹配、数据产品差异性分析等技术创新,实现供需精准匹配和便捷交付。鼓励各地提升数据加工、测试、建模验证、安全实验等社会化服务能力,打造产学研用“一公里”工作圈。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