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极其投入地研究地理信息产业,一是寻找这个行业的本质,一是寻找这个行业最有核心竞争力并最终成为伟大的公司。
我更看重后者。这等于你买进的是30年前苹果公司股份。等于你买进的是24年前微软公司股份。
的确需要你认真研究、仔细阅读以及与公司核心层真实接触,才能看清楚一家公司的未来五年乃至更远。在我们目前接触的很多公司,光听他们说毫无意义,因为大部分公司带有欺骗性,或者是多副面孔。所以,我的研究有一项比铁还硬的指标,是否有撒谎记录。
我把研究数字政通(300075,SZ)放在了最后,是因为我之前认为它背后的应用市场大得惊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然而,预期越大,失望越大。
为什么得出这个结论呢?一个在行业占比超过50%份额的公司,营业收入只有7218万。它能长得很大吗。我很怀疑。
这是一家很简单的公司——基于GIS应用的电子政务平台——数字化城市管理、国土资源和规划管理。在它7218万营业收入中,数字化城市及规划、国土资源管理软件产品占了6701万,通过技术服务带来的收入才203万,而另外的312万软硬件代购产品。
数字政通有两种项目实施合同形式,一种是直接对用户,一种是与总包方签订合同。
2007年、2008年和2009年,数字政通与总包方合同项目收入分别为2083万、2371万和2524万,占主营业务的50.39%、43.68%和34.98%。绑定的最大总包方是中国电信。2009年中国电信销售额是1192万,占16.52%。
要极其注意它与电信运营商出现裂痕,这都将带来致命影响。它在数字化城市管理领域的竞争对手是杭州天夏集团和浙江公众信息产业公司。它在国土资源领域的对手是中地数码和东软集团。
这家公司上市时,对市场的预期作了很多美化的描绘。比如未来3至5年,数字化城市管理领域市场容量约120亿;仅在综合执法、海塘、市政、园林、公路等领域,即有潜在项目1000个,专业网格化市场容量20亿元;仅地级市以上城市、具备实施数字社区条件的社区中30%开展数字社区建设,容量至少达到20亿元;仅地市级国土资源局金土工程建设容量约20-30亿。
这很诱人,对吧。我告诉你,你一定不要掉进这些数据的逻辑里。
我在这家公司几百页的资料里,没有找到数字政通本身与这些市场预期的直接证据——也就是说,看不到它怎么来获得这些容量,可以占多少?
它的募集资金4个项目——“新一代”数字城管系统项目、数字社区管理与服务系统项目、专业网格化系统项目、金土工程“一张图”监管系统研发项目,总投资17000万,达产后净利润4000万。可以推算,8000万净利润就是它的极限。
券商对它的估值是——中信建投57-69元;金元证券60.4-67.1元;世纪证券55.55-65.65元;上海证券54.05-64.86元;渤海证券64元。
我被吓了一跳。(罗周)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