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下午消息,百度地图今在京举办国际化战略发布会,宣布已登陆亚太18个国家和地区,并将于2016年底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百度地图事业部总经理李东旻透露,到2020年,百度地图50%的用户将来自海外,成为具有全球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世界地图”。
据介绍,百度地图国际化战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面向1亿中国出境游用户提供地图服务,并在2016年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第二阶段,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提供本地语言版本的地图服务,提升百度地图在当地的影响力;第三阶段,将百度地图打造成全球知名品牌。到2020年,百度地图50%的用户将来自海外,成为真正的“世界地图”。
百度地图国际化探索始于2014年。当年11月,百度地图率先上线中国港澳台地区服务,并加快了国际化步伐。2016年春节前夕,上线了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四国版本。清明节前夕,百度地图推出了亚太11个国家的地图服务,包括马来西亚、马尔代夫、菲律宾、文莱、越南、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尼泊尔、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截止目前,百度地图国际化服务已上线18个国家和地区。
会后,百度地图事业部总经理李东旻及百度地图技术负责人少宇接受了媒体采访,回答了关于百度地图国际化战略的相关问题。
3sNews就百度地图海外数据采集的方式进行了提问。
对此,技术负责人少宇表示,百度目前主要与HERE、OSM等图商进行了合作,另外针对POI详情数据,需要与当地O2O网站展开合作。此外,百度地图的UGC报错纠偏功能已可以在海外运用。
面对3sNews对海外地图数据不准确提出的疑问,技术负责人少宇表示:“当前计划是先有再优,一开始会快速铺设一些国家和地区,让中国人有基本的体验,比如日本公交很多没有,但地铁很完善,在日本地铁也是最重要的,用户也比较认可,这就是先有再优的策略,能满足先满足,然后再迭代。另外,我们会重点深耕中国人出境游最多的、访问频次比较高的国家和地区,按照这个节奏来划分。”
在谈到进军海外市场可能面对的苹果、谷歌地图冲击时,李东旻对此并不担心,他以自己的体验举例称:“iOS地图在有些国家还是收费使用的状态,而谷歌地图我在泰国的时候发现不能正常使用,所以就用户体验来说,我们的目标用户在于出境游用户和华人用户。”
面对2020年实现50%流量来自海外的目标,李东旻表示了很大的决心,“所有的资源投入不设上限,无论是10亿,还是100亿,而且就投入产出比来算的话,国外要比国内高很多。”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