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54架无人机,变身为载人机,这不是天方夜谭

无人机能做的事很多,但是载人绝对不是其中一项职责。国外正是有这样的“闲人”,试图让无人机载人,不仅让人坐上去了,还悬停离地半米,飞行了几米,虽然飞行高度和时长都不骄人,但至少成功了。他是怎么做到的?

  (文/3sNews高级编辑 龙薇)无人机能做的事很多,但是载人绝对不是其中一项职责。国外正是有这样的“闲人”,试图让无人机载人,不仅让人坐上去了,还悬停离地半米,飞行了几米,虽然飞行高度和时长都不骄人,但至少成功了。他是怎么做到的?

  54架无人机+构思+大胆=一架载人机

泰伯网

  该项目的发起者是一名无人机爱好者。他将金属管焊接打造了一个大型“无人机”的轮廓,并将顶部布置上多螺旋桨,在中间位置预留了驾驶员的座位(座位下边应该是硕大的机载电池),而两侧是着落用的金属支架,重要的是,他将54个无人机的螺旋桨固定在顶部,充当多旋翼螺旋桨,这样,一架全新的无人机诞生了,他为其起名为Swarm,意味着一窝蜂的无人机。

  Swarm无人机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载人,飞行员可以直接坐在中央的一个座位上,可以操控这台飞行器。Swarm的载人起飞重量约为326磅(约合148千克)。根据视频显示,这台飞行器在空中悬停了一会儿,又返回地面,感觉颇为惊险。好在飞行员带着头盔,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据悉,Swarm由分布在机身的电池驱动,大约可以续航10分钟。

  在此前的一段试飞视频中,Swarm无人机上面并没有飞行员,而是通过远程控制这架飞行器。而如今,则是由驾驶员直接在飞行器上进行控制,完成了载人首秀。

  载人飞行器,让每个人都能飞起来

  看来,无人机又添加了新一重功能:载人;也许,这样的无人机就该被更名为有人机了,但不管怎样,距离人类的私人航空梦想又近了一步吧。

泰伯网

泰伯网

  实际上,研究载人飞行器的公司远不止这一位爱好者。此前,Martin Aircraft公司推出过一款背包式个人飞行器Martin Jetpack,可惜,售价是数百万元人民币。E-VOLO公司也曾推出过多轴的大型载人飞行器,但产品售价同样不菲。

  如何让载人飞行器飞得更安全、更便携、更经济实惠,是当前载人飞行器研究的重要课题。只有破解以上难题,载人飞行器才能走向大众,最终让每个人都能飞起来。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