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3sNews编辑 葛宇)从2012年起,包括太空发射器开发商和卫星服务提供商在内的太空产业新兴公司,已经从投资商身上吸金21.6亿美元,其中最大的两笔交易就发生在今年。
这个数据来自于8月28日纽约风投市场研究机构CB Insights发布的报告,报告中称,单单2015年上半年就完成了17.5亿美元。
SpaceX和OneWeb位列第一、二名
2015年1月,SpaceX获得来自谷歌的10亿美元投资,谷歌和金融公司富达投资共同拥有SpaceX大约10%的股份。而这也使SpaceX估值达到100亿美元以上。6月,卫星互联网提供商OneWeb获得5亿美元的A轮融资,投资方来自可口可乐公司、美国休斯网络系统公司(Hughes Network Systems)、Intelsat等。
报告作者兼CB Insights分析师迈克尔·邓普西(Michael Dempsey)坦言,这两项投资确实呈现了一边倒的局面,但整体的投资活动还是持续增长的。数据显示,仅2015年上半年就有22个和太空相关的交易活动,而2014年全年的数量是23个。
融资金额排在SpaceX和OneWeb后面的企业非Planet Labs莫属,目前已筹得1.96亿美元,来研发用于地球观测的微小卫星。研究太空无线频谱应用技术的Kymeta,筹得8200万美元。打造小卫星网络来收集气象数据的Spire筹得6940万美元。
“天空”争夺战
根据CB Insights所提供数据显示,独角兽(在上市前就已经达到10亿美元乃至更高的估值)公司总体估值已经达到了4850亿美元。打车软件Uber估值已经达到510亿美元,而在线房屋短时租赁网站Airbnb 的估值也已经达到了240亿美元。
CB Insights跟踪观察了多家初创公司与风投基金,调查结果形成了一份包含50家初创公司的名单,涵盖了全球不同科技领域创业公司,它们或多或少地体现出了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这份名单中有一半的公司总部位于被誉为“创业公司摇篮”的旧金山与硅谷,还有10家公司来自于于中国和印度这些新兴市场。例如中国的小米公司以及印度电商Flipkart,其估值都已经达到了独角兽水平。
专注于人造卫星的Planet Labs与无人机制造商3D Robotics、Airware也出现在名单之中,它们的出现表示了投资者正在押注天空将成为下一个利润的来源。
硅谷的风险投资家们对此下了重注,据CB Insights称,他们今年在与太空有关的公司身上投入了17亿美元。即便去掉SpaceX的10亿美元投资,太空市场今年吸引到的投资总额仍然是过去3年吸引到的投资总额的两倍多。
太空企业资产更为集中
此外,据迈克尔介绍,2015年第一、二季度中,除了SpaceX和OneWeb,太空企业获得投资金额超过1亿美元的数量也增多了,“我们预计这个趋势将会持续下去”。
据CB Insight数据表示,获得融资的太空企业中有将近一半属于“太空服务/火箭技术”类企业。包括SpaceX、亚轨道飞行器开发商马斯滕空间系统公司以及美国航天公司Xcor Aerospace。三分之一企业属于卫星运营和技术研发类,包括OneWeb、Planet Labs和Spire。其余属于太空影像分析类,例如Mapbox和Orbital Insight。
太空产业为三大类新兴产业之一,还包括无人机和虚拟现实。CB Insight将其归属于“前沿科技”。从2014年起,太空产业获得19亿美元投资,所有前沿科技企业共获得投资32亿美元。
迈克尔认为,这种投资趋势会受到当前市场波动的影响,但太空及其他前沿科技企业也许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因为投资者的眼光更加长远,有能力承受市场的短期波动。
自从上周以来,全球股票市场遭受重击。如果上市科技公司的股价不能止住跌势,投资者对于投资创业公司将变得愈发小心谨慎。“如果投资速度放缓,一些企业,尤其是太空企业可能会被迫出售股份或关闭公司,因为相比较其他企业,这类企业的资产较为集中。”迈克尔说道。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