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海洋测绘学的新进展

    (一)海道测量。在海洋测深过程中,为解决回声测深仪波束角效应使记录的测深图像失真问题,提出了波束角效应的改进模型及其改正算法。针对多波束测 深数据集,采用改进的距离反比权重算法和多细节层次模型技术来建立海底数字地形模型(DTM)。应用双频GPS动态后处理高精度定位技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 GPS无验潮海洋深度测量作业模式,显著提高了水深测量成果的精度。

    (二)海洋重力场与磁力场测量。有关海洋重力的确定,首先研究了建立我国陆海新一代平均重力异常数字模型问题:基于重力场的频谱理论,给出了扰动引力在全 球平均意义下的功率谱表达式;推导了垂线偏差同大地水准面差距偏导数的转换公式;推导了水平重力梯度边值问题的级数解。

    对海洋磁力测量的研究,从磁偶极子磁场出发,推导出一个简单的测线间距计算公式。基于磁力线定义和均匀磁化球体周围的磁场分布,推导出一个简单的磁力线簇 公式。以陆用地磁日变站为基础,结合DGPS系统和浮标技术,自行设计开发数据实时采集与传输系统。采用布设海底地磁日变观测锚系的技术方法,解决了远海 区磁测日变改正观测资料问题。

    (三)空基海洋测绘技术。首先是重点研究了利用有理函数模型实现高分辨率卫星CCD影像的单片定位的方法;其次是提出了一种遥感图像半自动提取建筑物的方 法;第三是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辨率小波高频特征系数的高光谱遥感影像亚像素目标识别方法;第四是针对IKONOS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处理中的不适应性,提出 一种更为精确细致的图像融合方法——自适应小波包分析法;第五是从测高卫星飞行轨道的规律出发,提出了采用“距离加权平均”计算正常点海面高的新方法;第 六是研究了观测卫星的选择对基线解算质量的影响,提出了提高基线解算质量的人工选星的基线处理方法。

    (四)海图制图与海洋地理信息工程。首先是提出了基于Circle原理和“优胜劣汰”思想的地图综合新算法;其次是探讨了数字测图中的坐标变换方法,总结 了一套作业思路和方法;第三是提出了基于Flash技术制作多媒体电子地图的解决方案及实现过程;第四是研究了一种由计算机自动生成Delaunay三角 网的增点生长构造法;第五是实现了MapInfo图形数据在IE中的显示与浏览,从而验证了用VML实现地理空间数据可视化的可行性;第六是建立了计算机 海图档案系统。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