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3S新闻周刊第57期刊首语】盘中餐

六月,年度的地理开发者大会前后筹备数月,如开幕时春花的怒放,如落幕时秋水的不舍,短暂且美丽。会后的疲惫,像奔袭千里之后释放的亢奋,久久不能平静,烟花已然消散,而天幕下五彩光芒的回忆会一直存留脑海。

  《舌尖2》终篇结语:广厦千万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道理显浅意义深刻地道出人和食物的亲密关系,无论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的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辘辘作响,以色香味的信号,每天按时按点的提醒我们,补充体力,才能继续前进。

  六月,年度的地理开发者大会前后筹备数月,如开幕时春花的怒放,如落幕时秋水的不舍,短暂且美丽。会后的疲惫,像奔袭千里之后释放的亢奋,久久不能平静,烟花已然消散,而天幕下五彩光芒的回忆会一直存留脑海。同样记忆深刻的每年会后保留的环节——内部大餐,美食,美酒,味蕾绽放,胃肠之福、口舌之欢,莫过如此。奢望希冀着这就是不散的天下宴席,疲劳的身体已经渴望大量睡眠,却始终依依不舍,久久不忍离座。

  同样六月,不管有没有中国队,世界杯都属于整个世界,四年一度的节日,若不狂欢尽兴充满能量的话,怎么能将这个话题延续到下一个四年。人类说长不长的寿命没有太多个四年可以用来挥霍青春。

  如乔布斯演讲中提到的“stay hungry”,不要满足于目前,吃饱才可以维持消耗坚持到下一顿的到来。饿意促使觅食,吃饱才能持续发展。问题是,每当饥饿时,是等待饕餮大餐呢,还是日常三餐?

  以人为例,远古时代的人类主要食物来自野生植物。到三至五万年前,人类开始采集和渔猎。在长期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人类逐渐成为以素食为主的杂食习性。技术促进的生产力,熟食的增加,逐渐拓宽的食物来源,加快了人类的进化,而尤其大脑的进化,最终使人类在今天登上食物链顶端。

  曾经多少人为之疯狂的一句口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不管是否正确,其实可以反向推导,只有高产才能支持大胆。生物体完善的消化模式,从外界可供摄入的稳定和多寡,决定了可供输出能量的高低。企业也同样。

  持续火爆的智慧城市,世界瞩目的北斗系统,更多千万亿的巨大项目,各企业能从中取得多少属于自己的份额,变成自己的养分。正如长尾理论发明者安德森认知的“一种丰裕必然会导致一种稀缺。”先保证吃饱,再考虑吃好。

  韩寒在新片发布会上有句挺有道理的话:“你以为的极限,弄不好只是别人的起点。”

  “站在风口上的猪”,这个词最近已经有了被玩坏的趋势,这些等风来的猪,期望一飞冲天的猪,也许在食物链上游看来,能留下的最好的用户体验还是一锅颤颤巍巍的美味红烧肉。

  一文将尽,也到了杯酒交欢的时辰,又觉饿了。盘中三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

  如今是和平年代,温饱已渐渐不成问题,一般人天天能吃饱,少数人天天能吃好。(文丨本刊总编辑 何耀荣)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