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两份市场研究报告针对位置智能技术与商业智能解决方案的部署情况做了调研。但不巧的是,这两份报道的结论却大相径庭。美国《Directions》杂志主编Joe Francica研究了两份报告的结论,以试图找出融入位置信息的技术为何利用率偏低的原因。
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在发布的2013年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图中,将现阶段的位置智能(Location Intelligence,简写为LI)置于复苏期,靠近生产力成熟期(参见上图)。这种技术成熟度曲线图试图对一种新技术在走向成熟的过程加以诠释与解读,而生产力成熟期是这其中的最后一个阶段。通常而言,这条曲线都要经历“过热期”,随后迎来“幻灭期”,接下来是“复苏期”,最后才抵达生产力成熟期。而这最后的阶段,则意味着该项技术进入了全面认可并融入企业运算之中。
如今,许多商业智能方案被嵌入到一些位置技术中,用于展示或者分析。关注位置智能的专家们都了解位置信息与地理信息技术的潜能,但对其在企业中普及率很低的原因尚不明确。Gartner认为位置智能已接近生产力成熟期,即将带来明确的产能,而另一家研究机构出炉的分析报告,却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
基准研究
Vetana研究公司的调研报告指出,在经营过程中融入位置分析可能带来不少收益,但也强调了对这种技术利用情况的不满。例如,该报告指出,那些使用一款专门用于位置分析工具的用户,其满意度为71%,如果位置分析解决方案被嵌入到商业智能的工具之中,满意度仅有22%了。出人意料的是,研究发现,许多用户表示,在分析带有位置信息的数据时,存在着一定难度,三分之二的研究机构认为,分析带有位置信息的数据,需要付出巨大努力,这就说明,空间地理信息思维并不被认作是当今企业掌握的一项技能。
仍旧使用电子数据表格
Ventana研究公司调研报告证实,那些需要进行位置分析的用户也许正使用着错误的工具。研究表明,用户使用电子数据表格占据了49%的时间,而GIS系统的使用则占据了23%的时间。这种现象表明,尽管企业了解空间分析的益处,但仍倾向于使用错误的工具,或者说压根儿不熟悉那些正确的工具。实际上,调研结果表明,那些使用GIS来处理与位置相关的问题的用户们,对这种专业的解决方案表示“非常满意”(49%),而那些使用电子数据表格的用户中,仅有16%的人认同这种工具。同样的,在那些认为位置分析能够提高经营水平的用户中,GIS的用户数量远超过使用电子数据表格的用户,比例是55%:35%,而使用商业智能工具的用户满意度则处于两者之间。
商业智能工具不能满足当前需求
目前,地理信息技术与商业智能的供应商很难联手,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功能上。Ventana研究机构的调研报告发现,使用位置分析的最大阻力来自于商业智能与位置智能工具的整合。此外,还有部分用户表示,位置技术能够提高顾客的体验(21%),或者帮助商家赢得一个有竞争力的优势(20%)。换言之,该结果可以有两种理解方式:20%的商家用户使用位置分析击败了他们的竞争者;80%的用户表示毫无裨益。但是,在那些使用商业智能与位置分析工具的用户中,61%的人表示他们对这种解决方案表示“满意”或者“非常满意”,但这结果是否意味着在这些满意的用户群中,仅有20%的商业智能和位置智能用户认为能够带来量化的实际收益?
脱节
如果Ventana研究报告中体现了商业智能/位置智能出现了“幻灭”或者不确定性的迹象,那么,Gartner公司为何认为位置智能靠近“生产力成熟期”?这两份研究报告之间似乎存在一个重要的脱节现象。
绝大多数的商业智能方案的提供商都将位置技术嵌入到他们的方案之中。Gartner公司的位置分析的评价系统,恰恰严重低估了该情况的重要性。在2013年Gartner的商业智能与分析的曲线图中,Gartner公司完全忽视了位置智能分析应用的重要性,但他们深知,许多企业都在这么做。Vetana的研究报告则体现了对位置分析大为认可的态度,但经过统计,采用位置分析的企业用户比例却并不高。
《Directions》杂志主编Joe Francica认为位置智能只是刚刚熬过了“幻灭期”。近四年来,嵌入了位置技术的手机应用发展迅速,而企业级应用则刚追赶上来。很多企业商业智能方案,就像手机应用一样进行部署。但是,Gartner公司显然是将企业级商业智能与手机端的商业智能混为一谈。此前,Gartner公司就误将“地理围栏”和“地理位置定位”领域的地理信息应用划归到移动市场领域。
这种混淆不容忽视。那些想要部署商业智能/位置智能方案的企业,必须要弄清楚哪些工具构成了当下流行的生产力套件。例如Oracle公司就有空间信息可用的OBIEE套件;Esri也有为Cognos与Information Builders这样的企业客户提供的方案;Pitney Bowes公司拥有台式和服务器的解决方案,SAP公司有空间信息可用的HANA,谷歌也即将有一款优化的位置分析方案出炉。
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其余的企业仍在训练着空间地理信息的思维。时至今日,许多商学院才明白过来,位置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门类,许多毕业生却没能有效地利用起这些工具,而那些希冀着能从位置智能中受益的企业势必还将继续挣扎在低效的泥潭之中。(编译丨龙薇)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