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100万年差1秒 助北斗精准定位

基于自主研发的氢原子钟关键技术,未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精度可以达到0 5米。

  基于自主研发的氢原子钟关键技术,未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精度可以达到0.5米。由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一周年之际,北斗导航科普大讲坛12月27日在上海科技馆举行。中国科学院导航总体部副主任沈学民透露,上海在发展北斗导航技术和产业发展上颇具优势,掌握着导航终端的核心芯片开发,氢原子钟研发以及与GPS兼容系统攻关等关键技术领域。目前,上海地面应用系统已有两个中心开始运行,瞄准北斗导航应用的终端服务和产业化发展。

  氢原子钟“分秒必争”

  卫星导航要达到高精度,需要搭载的原子钟“分秒必争”。何为原子钟?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准确的计时工具,利用原子吸收或释放能量时发出的电磁波来计时。

  人们平时所用的钟表中,石英钟每30天差1秒。但在精确度要求很高的生产或科研领域中,需要更准确的计时工具。沈学民指出,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用的原子钟已经完全国产化,技术指标接近美国GPS,精度可以达到100年差1秒。目前,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应用的是铷原子钟和铯原子钟,其精度分别是100年差1秒和1000年差1秒。作为一种更先进和稳定精密的计时工具,氢钟可以达到100万年误差1秒。在上海科学家的实验室里,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氢钟关键技术已经取得突破。“接下来,氢钟将搭载到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中,使得北斗定位精度在技术上可以达到0.5米。”

  北斗终端应用于生活

  同时,上海市科委进一步强化北斗导航核心技术布局。目前,已经按照国家北斗位置网标准完成原有上海GPS综合网的部分改造,推动国内第一家以位置服务创新应用为核心的导航产业园“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落户,并得到总装备部的首个基地授牌。

  在已经实施的“长三角卫星导航应用示范工程”中,建设了上海北斗地基增强网络、WiFi室内定位网络、海量用户基础地理信息服务系统等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公交、海事领域,北斗终端在4000辆公交车和6000辆船舶上推广应用;在青浦区重点示范应用区域,27000台北斗个人终端关爱着老人与儿童的外出安全和健康;工程测绘、土地监察和灾害监测等专业应用领域,1000台(套)高精度应用终端正在示范应用,并研制生产出分米级、厘米级和毫米级的北斗测量终端设备。(马亚宁)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