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有211.58公里的海岸线,违法的填海活动时而有之。过去,为了做好海域使用管理工作,打击违法填海行为,有关部门不得不在各地配备多位巡查员,进行日常的现场巡查工作。据市海域使用保护动态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随着沿海开发力度加大,各地区用海活动频繁,迫切需要新技术手段开展高效监管。“低空无人机可按预定航线自主飞行,并进行航拍和摄像,实时提供遥感监测数据和低空视频监控。”无人机操控人员介绍,“无人机可拍摄高清影像图,工作人员只需要通过电脑浏览,就能很容易查明哪里有违法活动,处理起来更加高效、便捷。”据了解,目前,随着低空无人机航摄遥感系统的应用,所有巡查员已全部转岗。
据了解,以往连云港市各项工作所需的海域影像资料均由国家监管中心下发或购买所得,投入的资金巨大。随着沿海开发的力度加大,海域资料需求也进一步增大。购买来的资料地面分辨率为2.5米,不能满足精细化工作的需求,也不能满足应急事件视频实时监测的要求。有了低空无人机航摄遥感系统,这些问题迎刃而解,高达0.08米的地面分辨率,满足了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的需求。“目前,通过低空无人机航摄遥感系统,连云港市已经完成了全海岸线区域的高分辨率数据的获取工作。这样,我市沿海开发所需影像不需再进行购买,仅此一项,就为财政节省100多万元。”市海域使用保护动态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表示。
今年9月中旬,历时3个月的改造工作,全国首辆海域应急指挥车成功落户市海域使用保护动态管理中心,该车辆的到来使无人机实现了数据现场快速采集、处理、传输,大幅度提升了无人机的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该应急监测指挥车能实时通过卫星传输系统直接和国家、省海域监管部门连接,实现国家、省、市实时联动应急指挥。同时,江苏省海域监管无人机基地落户连云港,这对下一步无人机海域监管工作也有很大促进作用。目前,无人机工作团队已完成了国家海域监管指挥车调试工作和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为日后精确完成无人机监测飞行任务打下良好基础。(刘安琪 张彦彦 夏正周)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