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未来,邸凯昌希望脚踏实地加强行星遥感关键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的同时,继续开展比较行星学的研究。
该研究基于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星座以及时空重建与融合等最新技术,建立了智慧遥感制图(iMap)框架(中文发表于《遥感学报》2021年第1期和第2期)。
在遥感大数据时代,如何通过制图的手段充分发掘和使用遥感大数据,也许在这里可以找到答案。
我国研制的30米分辨率全球地表覆盖遥感制图项目在2015年欧洲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大会暨世界地理信息论坛上获得“2015年世界地理信息技术创新奖”。
全球地表覆盖遥感制图与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建立以地表覆盖类型精细化提取、多源影像最优化处理、参考资料信息化整合、产品质量知识化检核为特征的规模化遥感制图成套工程化方法,完成了全球2000年和2010年两期30米地表覆盖遥感制图数据产品的研制任务。
12月24日上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德明代表局党组亲切看望全球地表覆盖遥感制图项目工作人员。副局长李朋德陪同。
2月23日,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在中国测绘创新基地联合组织召开“全球陆表水体遥感制图”成果专家评审会。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朋德和国家遥感中心有关领导出席了评审会。
清华大学地球科学中心联合其他科研单位在国家科技部863重点项目支持下,利用30米空间分辨率陆地卫星(Landsat)数据完成的当前世界上最高空间分辨率的全球地表覆盖制图的相关工作成果被《国际遥感杂志》录用发表。
4月26日,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牵头的“全球地表覆盖遥感制图与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进展汇报会在中国测绘创新基地召开,国家遥感中心组织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专家参加会议,地信中心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全球30米分辨率遥感制图所实现的成果将为全球地表变化和地球系统模式研究等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支撑,为国家制定有关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对策等方面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2010年3月11日,由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领域支持的“全球地表覆盖遥感制图与关键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启动实施。
历经3年,通过对1200余幅陆地卫星影像和1400余幅国产中巴卫星数据处理,我国完成了3期全国湿地分布遥感制图。
历经3年,通过对1200余幅陆地卫星影像和1400余幅国产中巴卫星数据处理,我国完成了3期全国湿地分布遥感制图。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近20年间我国湿地总面积减少了11.46%,由1990年的36.6万平方公里减少到2008年的32.4万平方公里。
3月16日消息,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全球地表覆盖遥感制图与关键技术研究”启动会近日在在中国测绘创新基地三楼多功能厅举办。会议由国家测绘局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司长武文忠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