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三号卫星证明了我国民用遥感卫星的跨越式崛起。
项目建设完成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北京密云站、新疆喀什站、海南三亚站和西南简易接收设施(昆明)的接收系统。
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指导下,联合31个省级测绘部门,面向国家和省级各行业部门提供测绘保障。
近年来我国的遥感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资源三号、天绘一号、高分一、二、三、四号均成功发射。
资源三号卫星用于地理国情监测保障,我国已经建立国产卫星1:5万测绘技术体系。
资源三号卫星影像云服务平台开通一年以来,逐步形成了由主节点、省级节点、行业节点及国际节点共同构成的“1+31+M+N”服务网络。
这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开拓全球市场、加强国际合作、服务“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取得的又一成果。
吉林省从资源三号卫星影像云服务平台获取的2016年度卫星影像,已基本实现全省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全面覆盖,并陆续开展数据应用项目。
全国数字正射影像库产品又称作资源三号卫星一年一版图。几何分辨率为2米,是目前国内分辨率最高、覆盖最全、时相最新的公共数字正射影像。
2014年10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和墨西哥国家测绘与统计局签署双边合作协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朋德正式向墨方交付数据。
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推荐的“国产民用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测绘和应用关键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被认为打破了国外对我国技术封锁和垄断,是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
发生7.0四川芦山县级地震。获知地震发生信息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按照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统一部署和要求,紧急组织中心相关部门人员开展应急救灾保障工作,及时向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提供震区震前资源三号卫星影像。
在轨测试和应用结果表明:资源三号卫星系统功能和性能全面满足工程研制总要求,关键项目性能优于指标要求;卫星获取的影像清晰,三线阵、多光谱相机内方位、外方位元素精度保持稳定,定位精度达到同类卫星国际先进水平。
7月30日下午,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在北京举行“资源三号”卫星在轨交付仪式,中国首颗高分辨率光学立体测绘卫星“资源三号”,由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正式交付主用户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资源三号对于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具有怎样的特殊意义?具有哪些技术创新点?它将如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我国在推进测绘系列卫星可持续发展方面还将采取哪些举措?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资源三号卫星工程总指挥王春峰。
多年来,我国的卫星数据主要是从国外购买,不仅耗费时间,而且还耗费金钱和精力,这对于我国遥感事业发展是极大的限制,不利于我国遥感事业的长远发展。资源3号卫星的发生和正式使用后,我国遥感事业将能够摆脱对国外卫星数据的依赖,开始走上独立自主发展路线。
资源三号卫星突破了哪些关键技术?有何显著特点?研制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新华社记者来到负责卫星研制的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请资源三号卫星总指挥王祥和总设计师曹海翊为您权威解读。
日前,为向云南省境内的山林火灾提供应急测绘保障服务,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迅速组织力量,利用处于在轨测试阶段的资源三号测绘卫星拍摄出了灾区的高清晰卫星影像数据,国产卫星的应急测绘保障服务能力得到了有关方面的一致认可。
4月11日至15日,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房山人卫观测站组织开展了资源三号卫星国内SLR联测试验。这次联测试验中,房山站、阿根廷圣胡安站、长春站和喀什站等相继观测到资源三号卫星,获得SLR有效观测数据3万余个,激光测距精度为1.2厘米,为利用星载GPS数据定轨验证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