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珠峰高程测量首次引入航空遥感测量,可精确获得珠峰地区高精度的三维地形数据。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杨元喜3月21日表示,后发的北斗系统能用的资源不多,不得不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自主可控的北斗系统,没有新的设计、新的功能,北斗就没有市场。
2018年北斗卫星进入密集发射期,北斗系统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国产品牌手机都已经可以使用北斗导航信号,已经有上亿台手机有北斗信号。
随着北斗三号工程第三、四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2018年北斗卫星进入密集发射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源于国防需求和国家经济建设需求,也服务于国防、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
昨日,北斗三号首星发射。然而,你是否知道北斗三号的系统性能究竟提高了多少?
北斗三代系统之后,我们将着力构建综合PNT体系,用不同原理和多种信息源构成不可能被中断的PNT体系,这就是综合PNT。
杨元喜院士指出,未来要构建无处不在的PNT,所谓无处不在的PNT,从深空到海底无处不在的PNT服务体系。
这是一位坚定执着的老科学家,他与北斗之间有什么样的故事?
中科院院士杨元喜委员向记者透露,今年的计划是发射4到6颗“北斗三号”卫星。他把2017年称为北斗全球系统的开局年。
“各地盲目建设北斗产业园区的行为该停止了,这会忽略核心技术发展,不能打着北斗的旗号去赚黑心钱。”
“两会”即将开幕,全国政协委员杨元喜表示,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望在2020年前提前覆盖全球。
“北斗闪耀”的背后,离不开众多为坐标系统和卫星定轨以及多种数据的处理分析的科学家,其中,中科院院士、199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著名大地测量学家和卫星导航定位专家杨元喜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武汉在卫星导航领域的两大优势,一是卫星导航地基增强与精密定位技术,二是卫星导航地理信息空间数据与服务技术(位置服务)。
以“‘数字中国’协同创新与人才发展战略”为主题的第九届数字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暨信息主管峰会于2012年11月15日在成都举行。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元喜在大会中作了《北斗导航系统与数字中国的建设》的报告。
中国测绘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开幕式今日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元喜在大会上做了题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测绘》的特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