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北斗规模应用迎来新机遇;河南省发布“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多家空间信息企业发布前三季度财报
9月12日下午,2024低空经济时空信息基础设施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
泰伯智库作为行业观察者与研究者,将继续密切关注地图产业的最新发展动态,积极贡献专业力量,为推动产业的持续创新与发展不懈努力。
地理信息是重要战略性数据资源和新型生产要素,为数字中国、数字地球建设打造统一时空基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丰富数据要素。
记录中国商业航天走向大时代的铿锵足音,为产业发展争取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2025-2030年,eVTOL处于商业化导入阶段,以短途定期载客飞行、企业和私人包机、航空医疗转远以及空中游览飞行等应用为主。
沈阳市培育低空经济相关企业突破100家,产业规模达到30亿元。
尤其是大模型训练和推理提供可持续的算力,构建共赢的生态。
自然资源部公布2024年度预算;上海发布商业航天等10个重点产业链投资机遇;华为2023年营收7042亿
上海发布大模型、人形机器人、宽禁带半导体、元宇宙、大飞机、商业航天等10个重点产业链细分赛道投资机遇。
创新没有范式的方法论,创新的确定性在于“创新者”。
AI大模型与城市NOA为智驾量产带来哪些新机会?
7月28日,“2023AI遥感大模型产业峰会”,在武汉光谷金盾大酒店举行。
本次会议上,泰伯智库发布了《全球微小卫星市场研究报告(2023)》,还有来自微小卫星领域资深专家和产业链企业代表二十余人参加会议,并围绕微小卫星技术及应用创新、市场热点与机遇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7月11日@北京,共话微小卫星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共谋产业生态合作。
王大成表示,从整个目前国际形势来讲,应该说机遇还是大于挑战的。
WGDC2023第十二届全球地理信息开发者大会在京召开。
推动北斗时空信息技术与车路协同、无人配送,5G、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等新技术融合。
4月11日下午,由泰伯网、泰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SAR卫星遥感市场机遇闭门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此前,国内相关航司也在机上互联方面展开积极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