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会议的主题是“Imaging today, foreseeing tomorrow (遥感当下,展望未来)”。
地理信息系统架构需要匹配社会组织架构。
智慧城市由浅入深,正是浪潮入局商业航天的契机所在。
低碳或许是人工智能在交通、安防等领域的新故事。
航天走向大众,终究是一场开放与统筹的市场选择。
包括空间信息在内各领域技术的集成和融合,将顺应场景需求自然发展。
“头部企业在限定区域与限定功能的条件下,有望在3-5年内实现L4车规量产。”
国产数据库正在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王小军在研讨会上作《服务于空间站的运载火箭技术发展与展望》主旨报告。
“在数字孪生城市这样的综合性项目中,空天科技扮演着越来越复合的角色。”
报告预测,2021年全球经济将增长5.8%,2022年将增长4.4%。
更多的是要解决数据共享和综合利用的问题,这样才能把国家资本市场的经费利用得恰到好处,所以从根本上来说,是卫星应用的商业化问题。
随着小型化商业卫星平台的崛起,低成本的小型雷达卫星及星座将引领未来卫星遥感市场的潮流,并衍生出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
商用航空航天领域增速则有所放缓,原因在于部分飞机机型面临生产相关的问题。
美国在地理信息数据基础设施支柱要素的得分位列第一
2017年地理信息行业估值累计2992亿美元,2020年预计439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13.6%。
国土空间规划将与正在编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相衔接。
在国家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整体经济环境收紧的情况下,产业升级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与此同时,国家间的贸易摩擦不断,政局不稳,...
在海洋领域,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超算一起被誉为带动海洋科学发展的“新三驾马车”。如何获取、管理和用好海洋大数据,实现海洋大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的交叉融合,已成为当今海洋学界关注的重要话题。
国土空间利用40年回顾与展望: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大国土”统筹、“大资源”整合、重视“深(层)生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