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再次点名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商汤科技中标空间智能近千万大单;济钢集团获批山东省首个卫星制造资质
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核准批复济钢集团卫星总装基地项目。
计划于2025年第一季度制造100颗卫星,并将在不同国家主办系列推广展览。
雄安新区出台计划:布局卫星互联网、时空信息等重点赛道;江苏发布低空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罗喜胜已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支持低空飞行数据平台开发,提升三维高精度地图、通信导航、气象数据等低空信息服务能力。
国资委:深入实施“AI+”专项行动,聚焦航空航天等领域迫切需求;上海第一批自动驾驶大模型训练数据采集车正式发车;卫星设计制造商“智星空间”完成B1轮融资
本轮融资的主要投资方为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国开科创、国盛资本、新微资本等。
关志鸥任自然资源部部长;国办:将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纳入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对蓝箭航天投资9亿元
窦明明强调,时空信息产业靠单打独斗是不行的,需要聚合在一起做增量、做创新,只有合作创新才有未来。
上海市科委资助6145万元,其中2024年拨款4917万元。
海南卫星超级工厂计划明年6月投产;河南省算力调度服务平台上线运行;东方空间运载火箭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已在泰安落地建设
收购完成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与Terran Orbital公司的多年合作关系正式结束。
我国成功发射天启星座29-32星;小米汽车重整队伍,冲刺「端到端」智能驾驶交付;总投资20亿,云遥宇航气象卫星研发制造及数据应用项目落地惠山
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卫星载荷200余台套,总产值不低于30亿元。
基地占地面积65亩,总投资约15亿元。
自然资源部发布“多测合一”改革重要通知;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三运载火箭发射成功;鹤壁天章卫星智造基地获批卫星制造资质
鹤壁市天章卫星智造基地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核签的商业卫星制造产线项目许可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