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中心

峰飞航空获12架大型eVTOL订单,总金额1.57亿元

分享至

2月11日,峰飞航空宣布获得汉阳投资发展集团的12架大型eVTOL航空器采购订单并已收到订单预付款,订单合同总金额1.57亿元。峰飞航空将与武汉市汉阳区政府共同开展低空特种场景以及载人场景的先行示范,推动大型eVTOL航空器技术的广泛应用。本次采购订单包括货运机型、应急消防机型和5座载人机型。

香港运输及物流局:发展低空经济工作组收到72份“监管沙盒”申请书

分享至

2月10日,香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在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应用科技高峰会上表示“发展低空经济工作组”成立至今三个月,收到72份“监管沙盒”申请书,当中包括外卖物流配送等多元化试点项目,部分更与科研创新和公共服务应用有关,希望未来一两个月内分阶段推出社会。陈美宝提到,内地不少营运者对来港开展“低空经济”试点项目感到雀跃,香港的场景不比内地复杂,但香港人口密集,公共交通系统全面,需要考虑将试点项目迈向专业化及标准化。

小行星7年后或撞地球?国防科技工业局公开招聘“行星防御岗”

分享至

2月7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公开招聘“行星防御岗”引起广泛关注。不少网友评论“未来已来”“这么科幻”“钦天监现代版”“行星防御理事会”。2月8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四川省天文科普学会副会长曾阳。曾阳介绍,行星防御主要是指通过监测、预警、拦截或偏转等技术手段,防止近地小行星或彗星等天体撞击地球的系统性工程。其核心目标是应对“潜在威胁天体”,即轨道距离地球小于0.05天文单位(约750万公里)且直径大于140米的小行星或彗星。这类天体一旦撞击地球,可能引发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灾难,例如66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事件。行星防御不仅关乎国家安全,也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需通过国际合作与技术创新实现风险规避。此前,多家媒体报道,一颗名为“2024 YR4”的小行星可能在7年后撞击地球,概率为1.6%。联合国就此首次启动了《行星安全协议》以应对这一潜在威胁。

“国内智驾芯片第一股”黑芝麻智能,涨超37

分享至

2月7日,有市场消息称,比亚迪已采用黑芝麻智能车规级自动驾驶计算芯片,搭载车型为比亚迪旗下的腾势品牌。对此,黑芝麻智能方面回应称:“黑芝麻智能的芯片已被比亚迪采用,并已实现量产出货,具体细节不便透露。”受上述消息影响,港股黑芝麻智能盘中涨幅一度扩大至超50%。截至收盘,黑芝麻智能报收于38.800港元/股,股价上涨37.59%。黑芝麻智能也被称为“国内智驾芯片第一股”,是车规级智能汽车计算芯片及基于芯片的解决方案供应商。

OpenAI:目前大约有1750亿美元的资金已经准备好用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配置

分享至

2月7日消息,OpenAI表示,计划今年晚些时候在阿比林交付第一批数据中心计算资源。目前大约有1750亿美元的资金已经准备好用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配置。

情报7658万,郴州市宜章县智慧城市一期公开招标

分享至

本次招标接受联合体投标。

测绘股份:预计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73.97%-76.19%

分享至

1月27日,测绘股份公布,预计2024年净利润1,070万元–1,17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3.97%-76.19%,扣非净利润250万元–35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0.89%-93.49%。1、受市场和客户需求放缓影响,报告期内公司确认的营业收入有所下降,致使主营业务毛利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2、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对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各类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经初步测算,公司预计2024年度计提商誉减值金额约2,000-2,100万元,最终商誉减值的金额将由公司聘请的专业评估机构及审计机构进行评估和审计后确定。3、报告期内计入当期损益的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约为800-900万元。主要系公司报告期内获取的政府补贴、理财产品投资收益等。

青岛:到2027年“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路侧基础设施建成区域不少于200平方公里

分享至

1月27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青岛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其中提出,到2027年,产业链规模力争达到3000亿元。全市新增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平台、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超过20家。全市整车产量超过130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40%,新能源商用车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0%。培育年产10万辆以上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3家。本市生产整车年出口超过25万辆,培育产业链出海能力,吸引更多车企从青岛口岸出海,聚力打造“汽车+港口+物流”的全国性标杆。动力电池系统、智能座舱系统、车规级芯片、智能底盘、电驱电控、“车路云一体化”感知系统等关键领域配套能力显著增强,产业规模超过500亿元。初步建成高质量智能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车网互动体系,“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路侧基础设施建成区域不少于200平方公里,探索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测试道路开放超过1000公里,小型低速非载人自动驾驶场景全域开放。

大华股份:预计2024年净利28亿元-30.8亿元 同比下降58.16%-61.97%

分享至

大华股份1月24日晚间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28亿元至30.8亿元,同比下降58.16%-61.97%;扣非净利润预计22.7亿元-24.97亿元,同比下降15.69%-23.36%;基本每股收益0.86元/股-0.95元/股。

达华智能:预计2024年度净利润为1800万元~2700万元

分享至

达华智能1月24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00万元~27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基本每股收益0.0164元至0.0246元。上年同期基本每股收益-0.2704元。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是,公司持续聚焦“一网一屏”战略,关停并转非战略方向亏损的子公司和业务线,持续深化管理机制体制改革,优化营收结构,增强销售渠道,加大产品推广力度,强化商机、项目与成本、费用管控。因前期会计差错更正调整,将原确认在2023年的部分子公司处置损益调整至2024年确认。

小米汽车回应SU7首次召回事件

分享至

针对小米SU7首次召回事件,小米汽车1月24日下午在社交平台发布答网友问(第106集)进行了详细解释。小米汽车称,“今日我们主动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小米SU7标准版召回计划。经主管部门确认,相关投诉总量为255例。”此次OTA召回仅通过对车辆进行免费远程升级(OTA)即可完成,不需要车辆进店进行任何检查或处理。小米汽车表示,本次OTA软件升级召回,意在进一步提升智能泊车辅助功能的可靠性。虽然本次升级不需要物理更换任何零件,但小米汽车仍按照召回的程序进行管理和备案。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