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昨日晚向全行业发出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他表示,可从“技术先行、营销透明、用户为本、标准共建”等维度,引导消费者对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形成正确认知。当晚的华为乾崑智能技术大会上,与华为车BU合作的11家车企高层全部登台,共同发起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
1月14日消息,记者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华为车BU与广汽的合作在内部被定义为“全新模式”,这种模式是2025年重点推进的项目。目前华为车BU与上汽之间仍处于谈判过程中,华为车BU与广汽、上汽两大车企之间的合作具体模式、细节不会完全相同。“今年‘一段式端到端’智驾方案将是华为车BU的重点,并且会重点推广大模型的概念,包括端到端大模型与智能座舱大模型。”
华为车BU业务于今年1月正式装入引望公司。多名员工告诉记者,华为方承诺老员工仍保留华为的员工福利,包括华为内部股票和分红。“目前是这个策略,可能也会有调整。”有员工称。而华为车BU在2024年底引入的新员工,其签约的主体都是引望公司,没有华为的虚拟股以及分红。引望公司目前已吸引赛力斯汽车和阿维塔科技入股,融资230亿元,估值达1150亿元。
12月17日,据多位知情人士处消息,华为车BU预计将在2025年1月1日并入引望,规模将达到数千人。目前长安汽车和赛力斯分别以115亿元购买由华为持有的引望公司10%股权。据悉,当下华为车BU处于业务高速增长期,未来的签约将会以引望的形式出现。
11月26日消息,原华为车BU自动驾驶首席科学家陈亦伦已投身具身智能创业,在今年7月创立 “它石智航”。这家公司的另一位联创是陈亦伦在华为期间的同事丁文超。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它石智航正处于首轮融资阶段,方向还没有完全确定,目前团队成员主要是清华和复旦的博士研究生。
根据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前身为华为车BU)2022年、2023年财务报表以及2024年上半年度模拟财务报表,深圳引望2022年至今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0.98亿元、47亿元和104.35亿元,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7.73%、32.13%和55.3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87亿元、-55.97亿元和22.31亿元,预估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为33.51亿元。
3月16日,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在2024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表示,华为车BU有望在今年4月扭亏为盈,主要受到与合作伙伴打造的高端车大卖的积极推动。今年前三月,智选车已经扭亏为盈。
天眼查显示,3月14日,苏州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引望智行技术有限公司、东莞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均为郑丽英,注册资本分别为5000万人民币、4000万人民币、5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均包括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汽车零部件研发、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等。股权全景穿透图显示,上述3家公司均由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后者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据报道,深圳引望智能技术公司是华为车BU于今年1月成立的新公司。
1月16日,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举办2024全球伙伴大会,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会上首次披露投资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相关细节,朱华荣表示,新公司的名称暂定为“NEW COOL”,在双方的协议里面,“华为承诺不从事整车业务,不从事新公司里面的业务。”
11月23日,网传长安3000亿元入股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下称“车BU”),当日长安汽车股价一度逼近涨停。今日(11月24日),长安汽车战略规划部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长安汽车与华为已建立战略合作,双方在阿维塔、深蓝汽车上均有深度合作,但网络流传信息与事实不符。
9月20日消息,从多个信息源获悉,华为光产品线总裁靳玉志已于近期接任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一职,而余承东担任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一职。 在此之前,华为光产品线与车BU的交集,是华为近几年新成立的智能车载光业务。智能车载光包含了AR HUD、智能车灯以及光场屏等产品。一名资深业内人士对此评价,「随着华为手机回归,余承东可以将更多精力聚焦到手机上。」
8月11日,有消息称,华为有意推动车BU独立运营,目前正与重庆国资委密切接洽合作事宜。拆分后,华为总部将收回在车BU上多年的研发投入。对此,华为官方回应:网上传闻与事实不符,华为没有与重庆国资委洽谈车BU相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