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时空智能大会
5月21-22日 北京
先导片发布,数十位KOL倾情演绎时空智能
邀你一起  探索未来

搜索中心

东软与同济大学共建未来车载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

分享至

4月26日,由东软集团和同济大学共同建立的未来车载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正式落成。联合实验室将重点攻关三大方向:车载AI轻量化,开发“瘦身版”神经网络模型;增强现实导航,将导航信息与真实路况叠加;多模态交互,整合语音、手势、生物识别等多维度交互。

RoboSense发布真192线车载数字化激光雷达EMX

分享至

4月21日,RoboSense速腾聚创正式发布真192线车载高性能数字化激光雷达EMX。EMX拥有真192线高线数扫描,具备每秒高达288万点的高清点云、0.08°×0.1°全局角分辨率,提供最远300米的探测距离、最高20Hz帧率,且高度集成,是目前最小巧的车载数字化主激光雷达。EMX已获得多家整车厂定点合作,将于年内量产上车。

重庆:加快研发智能车载操作系统,强化车路云网图协同等智能驾驶技术攻关

分享至

3月26日,《重庆市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组织实施人工智能“模动山城”计划,加快研发迭代垂直行业大模型,做精细分场景专用模型,鼓励基于DeepSeek等前沿开源模型开展蒸馏、量化,发展轻量、高效、易部署的中小型模型。鼓励企业开展智能体(Agent)研发,推进产品与服务标准化、模块化发展;加快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车载操作系统、工控操作系统等智能操作系统;依托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建设,强化车路云网图协同、多传感器融合感知、高动态智能执行等智能驾驶技术攻关。持续研发具身智能多模态“大脑”和运动控制“小脑”,推动机器人双臂协同、手眼协同、脑身协同、力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攻关。

大疆发布首款可车载部署无人值守平台机场3

分享至

2月27日,DJI大疆正式发布首款可车载部署无人值守平台大疆机场 3。大疆机场 3 配备专有的 Matrice 4D/Matrice 4TD 高性能无人机,赋能全天候、全场景无人值守作业,能从容驾驭各种作业环境。

比亚迪3月2日举行智能车载无人机系统发布会

分享至

2月24日消息,据微信公众号“迪厂”消息,日前有媒体收到比亚迪智能车载无人机系统发布会邀请函,海报内容显示比亚迪将携手大疆,于3月2日19:30在深圳全球总部举办比亚迪智能车载无人机系统发布会。

中海达:目前智能驾驶车载高精度业务收入占公司总体营收占比较小

分享至

1月23日,中海达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激光雷达为工业级产品,有机载激光测量系统、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车载三维激光移动测量仪、船载激光雷达、SLAM 便携式移动测量系统、专业装备载体无人机等产品,广泛应用于高精度地图数据采集、航空测量、应急救援、电力巡检等领域。公司车载端软硬件产品主要包括高精度定位天线、车载组合型(4G/5G+GNSS)天线、高精度定位单元、惯性测量单元、地图定位传感器(IPM)、高精度定位算法服务等。目前智能驾驶车载高精度业务收入占公司总体营收占比较小。

信息发展与中汽院召开启动仪式 全面推进20万套北斗智能车载终端换装

分享至

1月3日,交信(浙江)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携手中汽院智能网联科技有限公司召开了启动仪式,正式启动北斗+ASLM规模应用重点营运车辆智能网联系统项目。双方明确,到2025年12月31日全面完成20万套北斗车载智能终端的安装任务。会上,为保障安装任务如期执行,双方成立联合项目部,构建全链条支持体系。双方将发挥央国企的专业化和高技术优势,充分利用市场化手段推广行业应用,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公告显示,信息发展享有全部数据使用权,为后续大数据分析与行业赋能奠定基础。项目的实施预计将对信息发展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持续改善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阿里云与黑芝麻智能完成大模型车载芯片级适配

分享至

1月2日,阿里云在其官微宣布,与黑芝麻智能达成深度合作,通义千问15亿、30亿参数大模型已在黑芝麻智能武当C1200家族芯片上完成部署,在离线推理场景可实现多轮对话。未来通义大模型将通过斑马智行新版车机系统,向车端用户提供智能座舱体验。目前,通义大模型已与长安、极氪、小鹏、零跑等多家车企达成智能座舱合作。

长城汽车联合清华大学成立车载网络联合测试实验室

分享至

近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苏州清研精准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共同成立“车载网络联合测试实验室”。车载网络联合测试实验室成立后将专注于车载网络零部件的CAN/LIN/以太网协议一致性和可靠性测试,研究高负载性能评估、错误注入等方法,并探索TSN、万兆以太网等下一代协议的测试方案。在智能化、自动化与仿真测试领域,运用AI技术探索测试脚本自动生成与优化,结合数字孪生技术构建灵活的仿真平台,提升测试效率、降低成本。

中国车载芯片9成靠进口

分享至

12月3日消息,在车载芯片领域,日美欧大型企业具有优势,中国国产比例仅为1成左右。盖世汽车的数据显示,控制电流、影响纯电动汽车性能的功率半导体的中国国产比例仅为15%左右,用于实现自动驾驶等的尖端芯片则不到5%。包括这些芯片在内的车载芯片整体的国产比例被认为在1成左右,仅为估计国产比例达到约2成的芯片整体的一半。

信息发展在海南部署超过50万台北斗自由流车载终端

分享至

盛洋科技11月28日官微消息,作为公司的重要下游合作伙伴,信息发展在智慧交通和冷链物流领域的合作成果尤为瞩目。信息发展已在海南成功部署超过50万台北斗自由流车载终端,为交通运输和物流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车载激光雷达公司 RoboSense 速腾聚创入局具身智能,组建机器人研发团队

分享至

9月18日消息,速腾聚创近期组建了数十人的机器人研发团队。蓝胖子机器人原研发总监、曾在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工作的王涛也已加入。

地平线征程家族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出货量已超600万套

分享至

8月20日晚,地平线宣布,地平线征程家族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出货量已超600万套。据介绍,目前,地平线征程家族已获得全球超30家车企及品牌的前装量产合作,累计量产定点车型超270款,量产上市车型超过130款。

通用汽车申请车载无人机导航应急专利

分享至

日前,通用汽车在美国公布了基于无人机的车辆应急响应系统专利,该系统旨在通过集成空中无人机来提高越野车安全性和通行效率。根据专利申请,通用汽车计划使用配备有激光雷达等多个传感器的无人机,在车辆前方飞行以勘测地形,并收集道路信息。同时,无人机系统可实现识别车辆行驶路径、预判潜在风险或定位被困者等功能。

车载激光雷达系统供应商「亮道智能」完成新一轮融资

分享至

据亮道智能官微,近期,“亮道智能”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招商局资本和亦庄国投联合投资。所募集资金将用于激光雷达关键技术,新型感知功能和数据工具链以及各类落地场景基于3D感知数智化解决方案开发。

车载以太网芯片研发商「奕泰微电子」完成Pre-A++轮融资

分享至

7月4日消息,聚焦车载以太网芯片的全套解决方案厂商“奕泰微电子”近日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基石创投投资,距离上一轮融资仅相隔两个月。至此,公司Pre-A轮累计完成数亿元融资,投资机构包括汇芯投资、德联资本、俱成资本、一旗力合、鹏晨投资、中科创星、同创共进、基石创投,汉能投资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资金主要用于产品研发。

中海达:目前公司智能驾驶车载高精度业务的经营情况未发生重大变化 且该类业务收入占公司总体营收占比较小

分享至

6月19日,中海达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公司关注到部分自媒体、股吧等平台对公司业务相关讨论涉及智能驾驶、车路云等相关热点概念。公司智能驾驶车载高精度业务主要为乘用汽车、商用汽车和特种车辆的辅助驾驶或自动驾驶提供车载高精度定位方面的产品解决方案、技术支持与服务,目前公司智能驾驶车载高精度业务的经营情况未发生重大变化,且该类业务收入占公司总体营收占比较小。

东风汽车与大疆车载达成战略合作,布局智能驾驶

分享至

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北京国际车展开幕当天,东风汽车与大疆车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智能驾驶系统开发、集成、测试等方面深入合作,并在“东风”品牌多个车型上进行量产搭载。通过此次合作,双方将抢占智能化先机,以优秀的消费者体验为本,一同倾力打造技术先进,且契合消费者出行核心需求的智能驾驶方案,共同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革新与发展。 根据协议,东风汽车与大疆车载的合作将全面覆盖智能驾驶系统的软硬件技术,不仅涉及视觉识别算法、感知融合算法、地图定位算法、规控算法等方面,也包括车载智驾域控制器、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

一汽与大疆车载签约,发力智能驾驶

分享至

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今日,中国一汽与大疆车载举行智能驾驶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据悉,大疆车载系智能驾驶“服务+供应”新型Tier 1(车厂一级供应商)。大疆车载已经与许多车企合作,预计到2024年底将有超过20款车型搭载大疆车载的智驾系统。

专注研发车载以太网芯片,奕泰微电子完成Pre-A+轮融资

分享至

“奕泰微电子”近期完成Pre-A+轮融资,由中科创星领投、同创共进跟投,鹏晨资本、一旗力合等持续跟投。奕泰微电子表示,本轮融资主要用于车载以太网芯片研发和产品交付。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