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时空智能大会
5月21-22日 北京
先导片发布,数十位KOL倾情演绎时空智能
邀你一起  探索未来

搜索中心

欧航局:小行星“2024 YR4”撞地球概率降至0.001%

分享至

欧洲航天局25日说,最新观测结果显示,小行星2032年12月撞击地球的概率大幅降低,基本排除了直接撞击的可能。最近,小行星“2024 YR4”可能撞击地球的话题引发公众关注。这颗小行星直径预计在40至90米之间,一旦与地球相撞可能摧毁一座城市。欧航局最新观测结果显示,“2024 YR4”撞击地球的概率已降至0.001%,都灵撞击危险指数的危险水平目前为“零”。这一衡量近地天体撞击地球的指标使用零至10的整数代表撞击概率,这一指标上周数值为3。

行星7年后或撞地球?国防科技工业局公开招聘“行星防御岗”

分享至

2月7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公开招聘“行星防御岗”引起广泛关注。不少网友评论“未来已来”“这么科幻”“钦天监现代版”“行星防御理事会”。2月8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四川省天文科普学会副会长曾阳。曾阳介绍,行星防御主要是指通过监测、预警、拦截或偏转等技术手段,防止近地小行星或彗星等天体撞击地球的系统性工程。其核心目标是应对“潜在威胁天体”,即轨道距离地球小于0.05天文单位(约750万公里)且直径大于140米的小行星或彗星。这类天体一旦撞击地球,可能引发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灾难,例如66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事件。行星防御不仅关乎国家安全,也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需通过国际合作与技术创新实现风险规避。此前,多家媒体报道,一颗名为“2024 YR4”的小行星可能在7年后撞击地球,概率为1.6%。联合国就此首次启动了《行星安全协议》以应对这一潜在威胁。

“中北大学-太行星座”项目正式发布

分享至

12月29日,中北大学全球校友上海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北京劢亚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北大学、东方空间技术(山东)有限公司三方正式签署协议,共同实施“中北大学-太行星座”项目。同时公布,中北大学-太行星座试验星——“中北大学一号”将于2025年下半年完成发射。这也将成为山西高校首颗卫星。该星座由128颗智能卫星系统组成,计划通过四个阶段,最终于2035年底全部完成项目建设部署。其中,2025年先期发射的“中北大学一号”卫星将用于多项在轨新技术试验,为星座下一步建设奠定基础。

行星采样返回,天问二号计划明年发射

分享至

国家航天局9月24日宣布,在完成嫦娥六号任务后,中国探月工程还将通过2次发射任务,为国际月球科研站打基础,最快将在2026年执行第一次发射任务。除了探月工程相关任务稳步推进,我国深空探测的多项计划也在同步开展。据介绍,天问二号计划明年发射,将完成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

我国计划2025年前后发射天问二号 开展小行星探测任务

分享至

6月27日消息,我国计划2025年前后发射天问二号,开展小行星探测任务;2030年前后发射天问三号和天问四号,分别开展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和木星系探测任务。

首次海外落地,吉利未来出行星座开启全球商业应用

分享至

近日,时空道宇在中东阿曼完成了吉利未来出行星座首次海外通信商用部署测试,将携手多家全球领先的运营商,开启星座全球化商业应用。这是我国商业低轨卫星星座,首次在海外实现卫星通信应用落地。6月初,时空道宇已与阿曼卫星通信公司Azyan Telecom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吉利未来出行星座在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卫星通信服务落地。中东、非洲等地区拥有大片沙漠和山地,地形复杂,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困难。卫星通信可以弥补地面通信覆盖的不足,为这些地区提供通信服务。

吉利未来出行星座02组卫星将于2024年初发射入轨

分享至

12月21日,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宣布吉利未来出行星座02组卫星将于2024年初发射入轨,其中一颗卫星命名为“远程观星号”。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方面表示,随着万物互联、AI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复合生态时代即将到来,卫星将为商用车提供全时全域的通讯能力,可靠的通讯支撑,可满足多元复杂用车场景。

美国宇航局Psyche飞船搭载SpaceX“猎鹰重型”火箭升空,将探索金属小行星

分享至

当地时间10月1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Psyche宇宙飞船搭载SpaceX“猎鹰重型”火箭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Psyche飞船预计将于2029年下半年到达已知最大的金属小行星Psyche,之后探测器将花费超2年时间绘制小行星的地质、地形和重力,寻求揭示地心结构。

NASA计划在未来5年内寻找400颗类地流浪行星

分享至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计划在未来5年内寻找400颗类地流浪行星。NASA网站日前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银河系中流浪行星的数量远超过普通行星数量。(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