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时空智能大会
5月21-22日 北京
先导片发布,数十位KOL倾情演绎时空智能
邀你一起  探索未来

搜索中心

多省森林火灾频发 中国调动11颗卫星紧急监测灾情

分享至

3月下旬以来,山东、河南、湖南等地局部地区发生森林火灾。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所属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紧急调度高分四号、高分一号、环境减灾二号B星等11颗卫星,对受灾区域进行密集观测。截至3月25日,已安排卫星成像22次,获取灾后数据29景,为救援工作提供精准的卫星图像信息,助力灾害救助和灾情评估。

日本一小型固体燃料火箭燃烧试验发生异常引发火灾

分享至

当地时间11月26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方面称,当天在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进行小型固体燃料火箭“埃普西隆S”的燃烧试验时,发生异常情况并引发火灾。JAXA目前正在调查具体情况。

美企Muon Space将与非盈利组织全球火灾联盟联合建立野火监测预警星座

分享至

5月6日,美国初创公司Muon Space宣布将与非盈利组织全球火灾联盟(Earth Fire Alliance)联合开发FireSats全球野火监测预警星座。该项目得到了谷歌研究院、美国环境保护基金会、谷歌基金会、戈登与贝蒂·摩尔基金会和明德鲁基金会等机构的支持。 该项目计划2025年发射首颗技术验证卫星,2026年发射首批3颗配备六波段多光谱红外成像仪的Muon Halo近地轨道卫星,届时每天对地球上任意点至少复访两次观测,易着火地区复访频率更高。未来将部署由50多颗卫星构成的星座,对全球大部分地区的重访周期缩短至20分钟。 相对于地面监测,配备红外相机的卫星更有助于识别真实野火,提高野火监测和火灾强度评估准确性,能更快探测火情、评估野火强度和蔓延情况,协助消防员快速制定控制火势的策略。

中国科大在卫星多通道微波遥感火灾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分享至

近日,中国科大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魁北克大学双聘教授李锐课题组基于自主研发的国产风云卫星FY-3B多通道微波植被含水量指数EDVI,结合天气火险指数和静止卫星Himawari-8活跃火数据,定量研究了植被分层EDVI和气象条件对东南亚火灾频次和火辐射能量释放的影响,研究成果以“Satellite observed response of fire dynamics to vegetation water content and weather conditions in Southeast Asia”为题,发表在地学和遥感领域权威期刊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IF=12.7)上。大气科学专业李锐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符玉云特任副研究员为第一作者,中国科大为论文的第一单位,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金委重点和青年项目等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