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时空智能大会
5月21-22日 北京
先导片发布,数十位KOL倾情演绎时空智能
邀你一起  探索未来

搜索中心

中国航天:未来两年,我国将发射多颗风云气象卫星

分享至

3月24日消息,中国航天援引总台央视新闻23日报道,未来两年内,我国还将发射多颗风云气象卫星。据介绍,为实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目标,我国正在建设完善第二代风云气象卫星,同步开展新一代风云气象卫星攻关论证,预计将在2035年实现第三代风云气象卫星观测体系的建设。

风云卫星遥感数据服务网改版升级 加快构建新一代风云气象卫星数据服务体系

分享至

近日,风云卫星遥感数据服务网(以下简称“服务网”)完成改版升级,风云气象卫星数据服务再上新台阶。改版后的服务网采用混合云架构,实现数据集约化管理和云网数据协同服务,数据下载速度大大提升;更加注重用户体验,提供精细化数据检索和专题产品服务,增加云数据预约下载和主动推送功能。

中国为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气象卫星数据、产品和服务

分享至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宋善允30日在北京表示,中国气象全球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为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提供高质量的气象卫星数据、产品和服务。中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现代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全国气象灾害监测率达到80%。气象监测国土覆盖率由29%提升至44%,冰雹、龙卷风和雷暴大风识别率分别达到84%、80%和85%。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同时运行黎明、上午、下午、倾斜等近地轨道民用气象卫星的国家。

中国气象局提升西南区域风云气象卫星遥感应用能力

分享至

近日,中国气象局印发《西南区域卫星应用能力提升工作方案》,针对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五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部门,部署强化风云气象卫星遥感综合应用体系建设,提升风云气象卫星对气象核心业务的支撑能力,助力西南区域气象高质量发展。《方案》提出,到2027年,全面建成功能完善、技术先进、规范标准、服务广泛的西南区域卫星遥感综合应用体系,数据获取、产品制作和共享效率进一步提高,卫星遥感应用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卫星遥感产品的影响力得到明显提升,卫星遥感业务服务效益凸显,卫星遥感人才队伍建设提质增效,对气象核心业务的支撑能力明显提升,部门行业协作发展机制基本建立,卫星遥感综合应用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数据服务触手可及 风云气象卫星数算一体平台正式上线

分享至

11月14日,记者从2024年风云气象卫星用户大会获悉,由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自主研发的风云气象卫星数算一体平台正式对外发布。今后,风云气象卫星用户通过该平台即可享受触手可及、即取即用的数据服务。风云气象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杨军表示,平台还预置多种编程框架,为专注于数据应用与算法研发的科研人员提供便利;可嵌入多样化分析工具,可灵活组合调用遥感算法,进行专业的数据预处理,并具有丰富的交互分析展示等功能,进一步降低数据处理门槛,全方位帮助用户快速解析数据,获得精确结果。

全球首颗静止轨道微波气象卫星在中国航展正式亮相

分享至

在第十五届中国航展上,全球首颗静止轨道微波气象卫星正式亮相。这颗静止轨道微波气象卫星装载了毫米波、亚毫米波探测仪,可以实现对大气温度、湿度等要素全天时、全天候、大范围的高频次三维探测。

NASA选中美国萤火虫航天公司发射QuickSounder气象卫星

分享至

9月2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选定美国萤火虫航天公司(Firefly)为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发射于2026年完成研制的“探路者”(Quicksounder)气象卫星。 该卫星是NOAA近地轨道网络项目(NEON)首颗小卫星,委托NASA负责研制和发射。该项目通过迅速建造中小型卫星构建全球性气象卫星系统,为天气预报、灾害管理以及气候监测提供支持。后续NOAA和NASA将加强与商业卫星公司在气象卫星方面的合作。

风云三号F气象卫星正式上线:超期服役的C星终于退休

分享至

7月1日,风云三号F星正式投入业务运行,将接棒在轨超期服役的风云三号C星,开展全球地气系统综合探测业务。 就在此前的6月28日,F星通过了地面和应用系统在轨测试总结评审和业务试运行,具备正式业务运行的条件。

美国再发气象卫星,可监测空间天气

分享至

美国25日发射了第四颗下一代气象卫星,这是这组卫星的最后一颗。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说,美国东部时间25日下午5点26分(北京时间26日5时26分),这颗“静止环境观测卫星-U”(GOES-U)搭载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重型运载火箭,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这颗卫星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可以监测空间天气,提高空间天气预警能力。

中国首颗商业红外气象卫星“星环号·南信大星”成功发射

分享至

5月21日,中国首颗商业红外气象卫星“星环号.南信大星”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并进入预定轨道。该卫星由南京信大卫星应用研究院投资运营,中国科学院王建宇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上海蔚星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承制。卫星搭载国内领先的非传统星载红外探测器,具备超高精度异常热源发现和预警能力,是中国首颗专业监测山火的卫星。其数据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为企业和政府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持。蔚星科技已启动星座首轨10颗红外卫星研制,计划后续批量发射。

印度发射一颗气象卫星

分享至

当地时间2月17日下午,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通过运载火箭成功将INSAT-3DS气象卫星发射到太空。该卫星计划在太空运行10年,旨在促进印度的环境监测、海洋观测、天气预报和救灾行动。

我国积极推进构建第三代风云气象卫星观测系统

分享至

从此间召开的第十届航天技术创新国际会议获悉,我国正积极推进构建第三代风云气象卫星观测系统。截至目前,我国已发射2代4型21颗风云气象卫星,目前有9颗星在轨,提供稳定的业务服务。我国风云气象卫星全部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