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并向中外媒体全程开放。全国人大代表、三峡大学校长黄艳表示,数字孪生水利是服务流域管理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新质生产力,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在水利管理中具有良好基础。数字孪生水利可提升水利系统的感知、分析和决策能力,为流域治理管理、工程调度运行等做出决策支持。水利部积极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在长江流域已有数字孪生三峡、汉江、丹江口等成功案例,在长江流域管理、工程安全保障上发挥了关键作用。
1月15日,水利部信息中心与长光卫星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本次战略合作旨在加速推进“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网络的建设,并构建具有“四预”功能的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双方将加快“水利遥感卫星应用星座”建设进程,为卫星遥感在水利领域的应用拓宽场景。同时,双方将在AI解译算法、水利专题产品、数字孪生流域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
国新办12月31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水利部副部长陈敏表示,下一步,水利部将聚焦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河湖生态保护治理和数字孪生水利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全面深化水利改革,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
12月25日消息,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今年以来,水利部全面推进数字孪生流域、水网和工程建设等多项工作。截至目前,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作为智慧水利建设的重要一环,数字灌区在今年春灌和抗旱保灌溉中成效初显,总体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约为10%。截至目前,水利部已新增国家蓄滞洪区7类防洪工程对象和5类中小河流治理管理对象等数据,开展7400条河湖健康评价,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防汛减灾、灌区管理、生态水量调度等多项重点工作。
12月17日02时50分,“水利一号”遥感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我国首颗以水利命名的遥感卫星正式升空,为数字孪生水利“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天基”监测增添了新力量。本次发射采取一箭四星,“水利一号”和其他3颗卫星均为太阳同步轨道X波段SAR卫星,轨道高度约522km,分辨率优于0.3m(实验模式)。具备全天时全天候对地观测、高分辨率成像、高精度形变监测、在轨智能处理等功能,将为我国洪涝灾害、突发涉水事件、河湖库水体、水利工程安全监测等水利重要业务和数字孪生水利L1、L2级数据底板构建提供有力遥感数据支撑,进一步提升水利专业监测手段和效能。
9月13日,教育部门的官方网站公布了《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根据公示的内容,预计在2024年将有535个新的本科专业被引入,这些新专业将由353所高等教育机构提供。其中,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计划新增的“数字孪生水利”专业特别引人注目,这标志着该专业首次被正式纳入高等教育体系。
近日,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召开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推进会,分析总结全委数字孪生水利建设进展,科学谋划下阶段重点工作。会议要求,要紧紧围绕水利高质量发展总体目标和重点工作,统筹推进数字孪生珠江建设,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一是持续强化数字孪生先行先试成果整合共享。强化《珠江委水利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试行)》落地落实,统筹推进已建成果整合,积极推动数据资源、模型知识、业务应用、算力资源等共建共享。二是大力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深化优化初步设计,统筹做好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加快开展珠江委数字孪生水利“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夯基提能行动实施方案编制工作,打造试点项目落地实施。三是持续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注重成果总结凝练,积极推进科技项目立项实施,统筹推进人才培养和对外合作,合力推进珠江委数字孪生水利建设,为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强力驱动。
7月12日,由浙江省水利厅倡议发起的浙江数字孪生水利产业技术联盟在杭州市成立。联盟汇聚多方力量,将致力于协同推进浙江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浙江数字孪生水利产业技术联盟发布了数字孪生水利三维地图1.0版本、水利专业模型耦合中控工具、浙里河湖亲水圈等6项技术成果,涉及地图服务、模型平台等多个关键领域。据悉,联盟首批成员单位共有20家企业、科研机构及高校,其中包括华为、阿里云、海康威视、科大讯飞等。联盟将秉承“行业指导、主体自愿、开放协作、统一标准、共建共享、产业赋能”原则,通过整合优势资源攻关关键技术难题,推动水利基础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与价值实现,同时促进关键技术和常用产品的标准化与通用化进程。
7月16日,由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联合五一视界(51WORLD)共建的“数字孪生水利平台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未来,实验室将充分发挥校企在科研和市场应用方面的各自优势,推进水利工程一流学科建设、新一代智慧水利人才培养,加速水利科研成果转化与高质量产品研发。
8月19日,在2023年中国算力大会第二届“西部数谷”算力产业大会上,国家数字孪生水利算力宁夏枢纽节点揭牌,黄河云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全国首个东数西算枢纽水利算力新基建投入运行。国家数字孪生水利算力宁夏枢纽节点暨黄河云,是服务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的新型基础设施,是水利部支持“东数西算”宁夏枢纽建设的重大举措。据悉,黄河云由黄河超算中心、宁夏电信、阿里云和启迪水联网联合发起并建设运营,通过汇聚政府及市场治水数据、应用科研单位模型算法、提供算力支撑、探索数据流通机制等服务,支撑水利行业协同创新,打造立足宁夏、辐射黄河流域、面向全国的数字孪生水利算力服务基地。
8月16日,水利部召开部务会议,审议《深入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升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实施意见》。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牢固树立千年大计、质量第一意识,坚持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提升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坚决守住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底线。要压紧压实项目法人首要责任,全面落实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全链条各环节工程质量责任,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健全完善水利建设市场信用监管制度,同步建设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努力把水利工程建设成为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精品工程、安全工程。
7月24日,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宿迁市水利局举行宿迁市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战略合作启动仪式,宿迁市将依托黄科院技术、人才和资源优势,在智慧水利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双方结合宿迁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现状,探讨了数字孪生新沂河、灌区信息化、古黄河大型灌区论证等方面的合作框架。宿迁市按照水利部“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的部署要求,在智慧水利基础上,构建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对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工程作出顶层设计,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框架体系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