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缅甸中部突发7.9级浅源强震(震源深度15千米),曼德勒、内比都等人口稠密区建筑大面积倒塌,交通网络几近瘫痪。面对这场因高震级、浅震源与脆弱建筑结构叠加导致的复合型灾难,椭圆时空紧急启用“即时广域感知服务云平台”,为国际救援注入科技动能,为生命救援架设空天即时信息桥梁。地震发生后,椭圆时空紧急调度卫星,对震区实施小时级动态监测。其高分辨率影像精准定位曼德勒、内比都等重灾区建筑坍塌点位,AI解译系统完成超千栋房屋损毁评估,锁定阿瓦大桥结构性裂痕,为救援规划提供了相应的数据支持。
4月1日,针对缅甸地震灾害,高德经过紧急协调和技术筹备,结合渲染和世界地图服务能力,上线震区卫星实景地图系统,支撑现场救援组织,观察了解缅甸震区建筑和道路的损毁中断情况,成为救援工作整体态势评估的重要数据参考。据了解,目前高德内部仍处于紧锣密鼓的研发升级过程中,后续将会尽快推出覆盖更全、涉及更多细节的震区卫星实景地图,为救援研判提供更全面的技术支持。
最高限价(如有):1495万元。
据新华社消息,2025年1月7日上午9点,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截至目前,地震已造成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重大人员伤亡,部分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受损。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全力开展人员搜救,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确保安全温暖过冬。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启动国家地震二级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扑震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全力开展搜救,及时救治受伤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西藏自治区启动地震二级应急响应。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立即启动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响应机制,第一时间为救援提供卫星图像信息,为灾害救助提供支持。为掌握受灾区域实时情况,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紧急调度在轨卫星,通过开展卫星综合统筹、测控资源协调和成像指令修改,迅速安排高分一号03卫星、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高分三号02星、环境减灾二号05星、陆地探测一号B星等8颗卫星对灾区进行观测。截至2025年1月7日下午,已安排卫星成像8次,获取灾后有效数据1景,共享历史数据2景,第一时间提供给部委相关单位,及时提供灾情状况信息。
12月26日,亿航智能与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针对低空应急救援领域,在北京市房山区形成“一总部、多场景、全产业”的顶层布局,合力将其打造成为低空应急救援产业集聚区和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试点示范区,构建“低空+应急”行业生态新模式。
近日,在应急部国家安研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指导下,高德地图联合蓝天救援队、曙光救援同盟、绿舟救援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越野车分会等机构,共同成立国内首个基于地图平台的“救援互助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