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中心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推出北斗5G无缝定位模型 提升城市定位精度

分享至

2月6日,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研究团队提出城市环境北斗+5G组合无缝定位模型,该技术通过融合北斗与5G信号,解决了城市场景中定位性能不稳定及室内外切换不平滑问题。据了解,该模型引入双阈值门限机制,结合卫星信号高度角变化及载噪比参数,可动态识别复杂遮挡环境,提升多场景下的定位精度。此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35年前发展规划》明确,下一代北斗系统将构建高中低轨混合星座,并推动与其他定位技术融合,目标在2035年前实现米级至分米级实时高精度服务。

北斗系统下一步将建设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

分享至

9月19日,据媒体报道,北斗三号系统的成功建设,为下一代北斗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我国将建设北斗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更好服务全球用户。北斗三号系统的成功建设,为下一代北斗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按照规划,我国将在2035年前建设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 所谓“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就是以北斗系统作为核心和基础,覆盖室内到室外、深海到深空的更强、更安全、更可靠的系统。

授时和定位导航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地面北斗」获得1500万人民币战略投资

分享至

近日,地面北斗获得1500万人民币战略投资,广东骏亚投资。地面北斗成立于2014年,致力于研究光纤授时技术,生产时间传递设备,提供完整的授时解决方案和地面授时定位导航系统解决方案。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广泛适用于数字化信息领域的同步网建设;电力、公安、广电等系统的时统建设;国家综合PNT的地基授时网建设及智慧城市、国防军工的诸多应用领域。

为代替定位、导航和授时技术开发带来新机遇

分享至

据Inside GNSS 9月11日报道,对GNSS局限性和脆弱性的认识正在推动其替代解决方案的开发,近期欧盟委员会等重要机构对替代定位、导航和授时(PNT)技术的重视更是引起相关群体的关注,公共和私营部门都在试图开发不依赖于GNSS的解决方案。 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最近完成了一项深入的绩效评估活动,评估结果显示替代PNT(A-PNT)已经成为现实。欧洲一直以来都在采取措施增强GNSS的弹性,包括发布相关指令保护关键基础设施和网络安全、发布无线电导航计划、开展导航创新和支持计划(NAVIP)来资助开发不依赖于GNSS信号和数据的新型PNT的概念、技术和系统。该计划中的一些项目已经产生了不错的结果,且将继续发放新的资金。 A-PNT是一件值得重视、关注和投资的事情,在新的解决方案开发过程中,面临许多的机遇和挑战,未来,应利用市场力量在公共和商业 A-PNT 服务之间建立平衡,同时要建立相对应的行业标准、监管框架和法律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