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中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推动北斗与4G、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

分享至

11月21日,在2024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武创荟·北斗+低空经济科技创新发展专场对接活动”上,卫星导航、智能感知、智慧光伏、生态监测、铁路工程、激光雷达等一批涉及“北斗”“低空”领域的18个项目签约,总金额超1.5亿元。“要加快推动通用航空新基建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在视频连线中表示,当前,通用航空低空作业环境复杂,低空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空中交通服务需求强烈,需要推动北斗与4G、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为低空飞行器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提高低空飞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军:未来低空经济发展需打造航路网和三维导航地图

分享至

日前,广州市科协在广州青少年科技馆举行“科协学堂”启动仪式暨第一讲。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科学联合会会士、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教授、莫干山地信实验室主任陈军作了《时空信息与低空经济》的主题报告。陈军介绍,低空经济在今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但如今仍面临城市空中交通环境复杂,有高层楼宇、天气多变、飞鸟干扰等不确定因素和痛点问题。针对大规模、高密度低空飞行需要,需要开展低空空域规划,构建多层级的低空航路网及数智化基础设施,为各类飞行器提供安全有序的固定行驶空间,“正如地面道路有国道、省道、县道;低空公共航路网也要有全国骨干航道、主干航路、末端航路。同时,我们还要打造低空三维导航地图,来方便低空飞行器的运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加强数据闭环能力建设,加速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应用

分享至

日前,第十一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在北京举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骏在会上表示,统筹算力、大模型和数据的发展对于加快整车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起到关键性作用,建议加强数据闭环能力建设,加速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应用。他还指出,单车智能与车路云一体化技术路线融合发展至关重要,车路云一体化能够提供超视距感知和复杂场景协同决策的优势,弥补单车的局限性,拓展自动驾驶的运行设计域(ODD)。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工程院首批院士王永志逝世

分享至

据中国工程院官网消息,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王永志已于2024年6月11日逝世。 王永志,航天技术专家,主要从事航天技术、火箭技术研究。1932年11月出生于辽宁昌图县。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获工程师称号,2000年获俄罗斯莫斯科国立航空学院荣誉博士学位。 他于1994年当选工程院院士,系工程院首批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出任之江实验室主任

分享至

7月6日,浙江省政府发布《关于王坚、朱世强职务任免的通知》。省政府研究决定:王坚任之江实验室主任;免去朱世强的之江实验室主任职务。之江实验室官网显示,王坚,男,1962年出生,浙江杭州人,云计算技术专家,阿里云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实验室以“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使命,主攻智能感知、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智能网络和智能系统五大科研方向,重点开展前沿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重大装备系统研发。

情报1964万,四川省煤田测绘工程院联合体中标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 (四川片区)

分享至

联合体成员:四川省不动产登记中心(四川省地政地籍事务中心)、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信息中心

情报498万,江苏省测绘工程院联合体中标张家港市实景三维模型建设(一期)项目

分享至

中标供应商为江苏省测绘工程院(联合体牵头单位)、苏州市测绘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体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