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消息,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飞联合清华大学研发的50kg级氢能源无人机近日完成30小时长航时跨昼夜连续飞行,突破了基于氢燃料电池输出特性的飞发控一体化设计技术,打破了国内同类飞行器记录,续航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近日,光年探索完成了Pre-A轮数千万元战略融资,本轮融资由金雨茂物和元航资本联合领投,老股东顺融资本追加投资,华仓资本、泓润资本、苏州天使母基金、真成投资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新型火箭结构产品研发、自有产能建设和团队建设。
4月15日消息,工业无人机企业傲势已完成近两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策源资本、科创海特、元禾原点等知名投资机构联合参与,将主要用于核心技术研发、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应用场景及全球化市场拓展,进一步巩固傲势在工业无人机领域的链主地位,助力四川打造全国低空经济高地。公司自主研发的垂直起降(VTOL)、短距起降(STOL)等固定翼与多旋翼全谱系无人机产品,广泛应用于应急抢险、医疗救援、巡护巡检、物流配送、公共安全等领域。
4月15日,小鹏汽车宣布,小鹏AI机器人Iron将于2026年规模进入工业化量产,目前已在广州工厂实现Iron实训落地。公司方面称,Iron采用1:1仿生设计,更有高度的人形化特征。拥有178厘米的身高和70公斤的体重,全身配备62个主动自由度,手部则拥有22个可动自由度。智能方面,Iron机器人搭载最新自研3000T算力的图灵AI芯片,以及拥有720°无死角视野的智驾同源鹰眼视觉系统。
近日,泰瑞数创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完成对北京中发伊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深度战略整合。通过技术协同与资源互补,双方将共同推动国内数字孪生技术从“可视化”向“认知智能”跨越,助力城市与工业场景实现全要素、全周期的数智化升级,为空间智能驱动城市与工业的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中发伊萨深耕工业仿真领域,在复合材料工艺仿真、工程级交互式实时虚拟仿真等领域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其虚拟制造仿真、虚拟装配仿真等技术已在航空航天、船舶等高端场景实现深度应用。
3月25日,广西元宇宙联合会第一次会员大会在南宁顺利举行。广西在中国—东盟数字合作中扮演着枢纽角色。数据显示,2024年广西数字经济规模已成功突破1.2万亿元,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增速连续三年保持在15%以上。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广西在工业元宇宙、文旅数字孪生、跨境数字贸易等领域已形成先发优势。广西元宇宙联合会是由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主管,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单位共同发起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该联合会致力于打造一个集技术研发、产业对接和人才培养等功能于一体的行业交流平台,为广西元宇宙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动产业持续创新与发展。
3月21日消息,意大利创企航天工业公司(Space Industries)称将在2030年前雇员达到300人,建成的卫星AIT中心每天可制造1颗卫星。该公司研制体积为8立方米的卫星,其可处理多种有效载荷,价格和性能优势明显。公司计划在3000平方米的洁净室完成所有环境测试和整合工作,以支持一个由100颗卫星组成的星座项目。该公司强调不依赖政府资助,而是通过企业家投资。公司不会直接向政府机构出售卫星,而是作为主承包商的分包商,或与其他合作伙伴共同开展星座项目。
3月17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新兴产业保持较快增长。新兴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前两个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比上年全年加快0.2个百分点。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异军突起,人工智能+等创新产品跑出了加速度,推动生产方式变革,带动高端制造快速发展。1-2月份,集成电路圆片、工业机器人、动车组、民用无人机等高技术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9.6%、27%、64%、91.5%。
近日,上海积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完成B轮融资,投资方为中核集团。积鼎科技成立于2008年,是多相流分析软件研发及技术服务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自主开发的软件包括通用流体仿真软件VirtualFlow、行业专用流体仿真软件CFDPro,并提供CFD软件定制开发、流体仿真解决方案,以及多相流测试设备及定制化平台开发、针对航空航天发动机全流程仿真及试验解决方案。积鼎科技此前已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进一步推动其在工业软件和仿真软件领域的创新发展。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郑州天兵航天工业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康永来,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含火箭发射设备研发和制造、火箭发动机研发与制造、特种设备制造、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通用零部件制造、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预算金额:1500万元(采购包1:713万元;采购包2:662万元;采购包3:125万元)
2月7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公开招聘“行星防御岗”引起广泛关注。不少网友评论“未来已来”“这么科幻”“钦天监现代版”“行星防御理事会”。2月8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四川省天文科普学会副会长曾阳。曾阳介绍,行星防御主要是指通过监测、预警、拦截或偏转等技术手段,防止近地小行星或彗星等天体撞击地球的系统性工程。其核心目标是应对“潜在威胁天体”,即轨道距离地球小于0.05天文单位(约750万公里)且直径大于140米的小行星或彗星。这类天体一旦撞击地球,可能引发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灾难,例如66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事件。行星防御不仅关乎国家安全,也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需通过国际合作与技术创新实现风险规避。此前,多家媒体报道,一颗名为“2024 YR4”的小行星可能在7年后撞击地球,概率为1.6%。联合国就此首次启动了《行星安全协议》以应对这一潜在威胁。
近日,“天津市电力工业元宇宙重点实验室”通过天津市科技局专家组验收,成功获批认定为天津市重点实验室。据悉,天津市电力工业元宇宙重点实验室于2022年12月批准筹建,由国网电商科技有限公司与天津工业大学联合共建,实验室瞄准电力元宇宙前沿技术发展趋势,系统性研究解决电力工业场景元宇宙技术创新与应用难题,提升能源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之间电力感知和交互设备等关键能力,为电力工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基础支撑平台。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卡奥斯工业智能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5000万人民币增至1亿人民币。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4月,法定代表人为陈录城,经营范围含信息咨询服务、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技术平台、大数据服务、智能控制系统集成、智能物料搬运装备销售、智能仓储装备销售、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海尔集团旗下卡奥斯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12月27日消息,中工互联发布新一代智工·工业大模型4.0产品,包括:工业知识管理引擎“知语”,AI-SCADA“智控”,以及训推一体化工控机“智脑”。发布会现场,中工互联董事长智振透露,该工业大模型产品已顺利通过网信办的大模型备案审核。
12月24日,河南省首批工业大模型发布会在郑州举行。会上,中原智造——工业视觉大模型、豫鼎安澜——工业安全生产大模型、天信矿山大模型、华鼎雪豹大模型等4个工业领域大模型正式发布,标志着河南省在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制造强省上迈出重要一步。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唐山工业控股集团低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王建祥,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人工智能硬件销售;智能机器人销售;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唐山工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