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时空智能大会
5月21-22日 北京
大会公布多个论坛及活动议程
邀你一起  探索未来

搜索中心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研究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工作

分享至

12月5日,为全面落实数字化转型战略,加快推动地理信息产业转型升级,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召开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第一次工作会议,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景志刚参加会议并讲话。景志刚指出,地理信息产业是数字经济和数字产业发展基石,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工作专班要聚焦我省“十大战略”实施,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与低空经济、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合应用,加快推动地理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强化各项工作落实。一是聚焦主责,担当重任。要认清使命形势,突出主责主业,站位全省经济社会全局,转变思维方式和发展理念。二是健全机制,高效运转。要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强分工协作,确保严谨规范和高质高效。三是科学谋划,精准施策。要加强调查研究,尽快明确产业发展布局和总体工作思路,突出精准施策,形成发展合力,推动产业聚链成群。四是兼容并蓄,汇智聚力。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学习、提升能力水平,强化引智引力和借势借力,凝聚多方力量推动产业发展。五是严明纪律,履职尽责。既要转变作风、热情服务,又要建立“亲”“清”的政商关系,做到“严”“实”“深”“细”。

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从业人员超400万

分享至

28日在云南昆明举办的2024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上发布的这一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增长4.2%,总产值达8111亿元,近5年复合增长率6.4%,近10年复合增长率12.1%;从业单位约22.3万家,从业人员超过407.3万人。

辽宁省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在沈阳成立

分享至

8月13日,辽宁省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大会在沈阳召开。辽宁省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是由测绘、国土空间规划、水利、能源、勘查、交通、林业、软硬件装备制造等地理信息相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首批单位会员219家。协会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协助政府部门开展行业管理,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为自然资源管理、防灾减灾、数字经济、智能驾驶、智慧城市、国防建设等领域提供地理信息服务,提高地理信息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辽宁省地理信息事业的转型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以进一步提升辽宁省地理信息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与影响力。

共促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兰州市政府与省自然资源厅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分享至

6月24日,兰州市政府与省自然资源厅举行《共建甘肃省地理信息产业园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按照双方合作协议内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推动数据市场化配置,促进政产学研用融合,推进产业园项目加快实施、早日建成、发挥效益。

山东省:地理信息产业单位2600余家,从业22.6万人,去年总产值达724亿元

分享至

9月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地理空间数据要素服务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山东是国家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试点省份,山东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是全国首个以北斗三号为主的省级基准站网,为高精准定位导航提供了有力支撑。山东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山东”已应用于省级300多个业务系统和全省4000多个业务场景,服务领域涵盖自然资源、城乡建设、交通、农业等多个行业部门。目前,全省地理信息产业单位2600余家,从业人员22.6万人,去年总产值达724亿元,近五年年均增长5.1%。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赵晓晖说:“紧紧围绕全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关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部署要求,深入挖掘地理空间数据资源‘富矿’,全力推动地理空间数据要素更好服务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